《咏鴈诗》 庾信

南思洞庭水。
北想鴈门关。
稻粱俱可恋。
飞去复飞还。
分类:

作者简介(庾信)

庾信头像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咏鴈诗》庾信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咏鴈诗》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思洞庭水,
北想鴈门关。
稻粱俱可恋,
飞去复飞还。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庾信的思乡之情。他身在南方,思念着洞庭湖的水景;同时,他又怀念着北方的鴈门关。他想念家乡的美好稻谷和粮食,渴望回到故乡。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由飞翔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南北对比的手法,诗人将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首句“南思洞庭水”,以简洁的四个字描绘了作者身在南方时对洞庭湖的思念,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大湖之一,给人以宽广和悠远的感觉。第二句“北想鴈门关”,通过北方的鴈门关来对应南方的洞庭湖,增加了诗歌的对比和韵味。鴈门关是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象征着北方的故乡和亲人。接下来的两句“稻粱俱可恋,飞去复飞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美好食物的思念和对自由飞翔的渴望。稻粱是指稻谷和粮食,代表着家乡的丰收和富饶。飞去复飞还则是表达了鸿雁自由飞翔的本能和欲望,也可理解为诗人对自己返乡的心愿。整首诗意蕴含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由的向往,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情感。

这首诗词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南北两地的对比和鲜明的形象描绘,生动展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凝练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由的向往,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咏鴈诗》庾信 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yàn shī
咏鴈诗

nán sī dòng tíng shuǐ.
南思洞庭水。
běi xiǎng yàn mén guān.
北想鴈门关。
dào liáng jù kě liàn.
稻粱俱可恋。
fēi qù fù fēi hái.
飞去复飞还。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咏鴈诗》专题为您介绍咏鴈诗古诗,咏鴈诗庾信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