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二》 晁补之

霏雨晚沾裳,零霜晓被路,驱车叹时迈,所遇一无故,悠悠天地宇,万物各有聚,閟我冰雪姿,幽居从可住,
分类: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头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二》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二》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霏雨晚沾裳,零霜晓被路,
驱车叹时迈,所遇一无故。
悠悠天地宇,万物各有聚,
閟我冰雪姿,幽居从可住。

译文:
细雨在傍晚沾湿了衣裳,微霜在黎明铺满了路,
驱车行进,感慨时光的飞逝,所遇之事无一原因。
广阔的天地宇宙,万物各自聚集,
我隐居在寒冷的冰雪之中,幽居之地令人心生安住之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晁补之西归途中的景象和心境。诗人在霏霏细雨中行驶,沾湿了衣裳,又在清晨的零霜中覆盖了道路,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他驱车行进,感慨时光的飞逝,所遭遇的事情似乎没有任何原因可言,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常。然而,在广阔的天地宇宙中,万物各自聚集,诗人将自己比作冰雪,选择隐居在幽静的地方,找到了一片宁静和安住之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感受,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霏雨"和"零霜"形象地描绘了西归途中的天气变化,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寒冷、潮湿的感觉,与诗人内心的忧思相呼应。诗人通过"驱车叹时迈,所遇一无故"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无常的思考。然而,诗人并没有陷入绝望,而是选择了隐居,将自己与冰雪相比,表达了一种追求宁静和内心安住的心境。整首诗词简洁、凝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示了晁补之细腻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二》晁补之 拼音读音参考

xī guī qī shǒu cì yùn hé sì zhōu shí wǔ shū fù èr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二

fēi yǔ wǎn zhān shang, líng shuāng xiǎo bèi lù,
霏雨晚沾裳,零霜晓被路,
qū chē tàn shí mài, suǒ yù yī wú gù,
驱车叹时迈,所遇一无故,
yōu yōu tiān dì yǔ, wàn wù gè yǒu jù,
悠悠天地宇,万物各有聚,
bì wǒ bīng xuě zī, yōu jū cóng kě zhù,
閟我冰雪姿,幽居从可住,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二》专题为您介绍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二古诗,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二晁补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