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至凝祥池上》 晁补之

去岁相携此地游,西风垂果奉灵湫。
春工变化浑无迹,红满枝条绿满洲。
分类: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头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复至凝祥池上》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复至凝祥池上》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去年我们一起来到这个地方游玩,西风吹拂着果实,送到凝祥池边。春天的力量让一切变得丰富多样,没有一丝痕迹,红色充满了枝条,绿色充满了整个洲岛。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晁补之和他的朋友去年在凝祥池上游玩的经历。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变化和自然景色的丰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赏析:
1. 自然景色描写:诗中通过描绘凝祥池上的自然景色,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多样性。红色的枝条和绿色的洲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视觉感受。

2. 变化无迹的春天:诗人提到春天的变化是浑然无迹的,暗示了自然界中万物生长和变化的自然过程,没有人为的痕迹。这也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春天的力量在无声无息中展现。

3. 神秘的凝祥池:凝祥池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地方,西风将果实吹拂到这里,给诗词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氛围。凝祥池的存在也象征着自然的神奇和美好,使得整首诗词更加富有韵味。

这首诗词展示了晁补之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春天变化的赞美之情。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美丽和神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和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复至凝祥池上》晁补之 拼音读音参考

fù zhì níng xiáng chí shàng
复至凝祥池上

qù suì xiāng xié cǐ dì yóu, xī fēng chuí guǒ fèng líng jiǎo.
去岁相携此地游,西风垂果奉灵湫。
chūn gōng biàn huà hún wú jī, hóng mǎn zhī tiáo lǜ mǎn zhōu.
春工变化浑无迹,红满枝条绿满洲。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复至凝祥池上》专题为您介绍复至凝祥池上古诗,复至凝祥池上晁补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