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思道道人归吴兴二绝》 苏辙

遨游海上冀逢人,宴坐山中长闭门。
去住只今谁定是,相逢一笑各无言。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送吴思道道人归吴兴二绝》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吴思道道人归吴兴二绝》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写了送别吴思道归乡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遨游海上冀逢人,
宴坐山中长闭门。
去住只今谁定是,
相逢一笑各无言。

诗意:
这首诗词以送别吴思道归乡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诗人在诗中描述了吴思道的离去和自己的孤独,同时也描绘了相逢之时的喜悦和无言的别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离别和相逢的情感。第一句“遨游海上冀逢人”,描绘了吴思道远离故乡,漂泊在海上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期待与他相见的渴望。第二句“宴坐山中长闭门”,则揭示了诗人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坐在山中的宴会中,长时间地闭门不出。这里的山中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孤独世界,与外界隔绝。第三句“去住只今谁定是”,表达了对吴思道归乡去留的疑问,也暗示了人生无常、变幻莫测的思考。最后一句“相逢一笑各无言”,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相逢时的情景,一笑间表达了无尽的思念和别离的无奈。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言简意赅,通过对离别和相逢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变化的思考。诗人以简短的语言抒发了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吴思道道人归吴兴二绝》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ú sī dào dào rén guī wú xīng èr jué
送吴思道道人归吴兴二绝

áo yóu hǎi shàng jì féng rén, yàn zuò shān zhōng cháng bì mén.
遨游海上冀逢人,宴坐山中长闭门。
qù zhù zhǐ jīn shuí dìng shì, xiāng féng yī xiào gè wú yán.
去住只今谁定是,相逢一笑各无言。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吴思道道人归吴兴二绝》专题为您介绍送吴思道道人归吴兴二绝古诗,送吴思道道人归吴兴二绝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