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五咏 庾楼》 苏辙

元规情不薄,上客有殷生。
夜半酒将罢,公来坐不惊。
舞翻江月迥,谈落麈毛轻。
尘世风流尽,高楼空此名。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江州五咏 庾楼》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江州五咏 庾楼》是苏轼(苏辙)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元规情不薄,上客有殷生。
夜半酒将罢,公来坐不惊。
舞翻江月迥,谈落麈毛轻。
尘世风流尽,高楼空此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在江州庾楼的情景和感受。苏轼称赞了庾楼的美景和氛围,表达了自己对江州文化名士殷文圭的敬重和友情。他形容自己与殷文圭在庾楼夜半饮酒,并表示自己并不惊讶殷文圭的到来。诗人描绘了江水上翻滚的明月和两人轻松畅谈的情景,以及尘世间风流事物的消逝和高楼的空虚。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州庾楼的景色和苏轼与殷文圭的交情。首句“元规情不薄,上客有殷生”表达了苏轼对殷文圭的敬佩之情。夜半酒将罢,苏轼并不惊讶殷文圭的到来,显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诗人通过“舞翻江月迥,谈落麈毛轻”描绘了江水上翻滚的明月和两人轻松自在的谈话,展现了他们共同欣赏美景、共享人生乐趣的情景。最后两句“尘世风流尽,高楼空此名”则表达了对尘世间风流事物的消逝和高楼空虚的思考。

整首诗词结构简洁明快,运用了对仗和意象的手法。通过描绘江州庾楼的景色与情感,诗人展示了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词体现了苏轼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人情世故的思考,以及对友谊和生活意义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江州五咏 庾楼》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zhōu wǔ yǒng yǔ lóu
江州五咏 庾楼

yuán guī qíng bù báo, shàng kè yǒu yīn shēng.
元规情不薄,上客有殷生。
yè bàn jiǔ jiāng bà, gōng lái zuò bù jīng.
夜半酒将罢,公来坐不惊。
wǔ fān jiāng yuè jiǒng, tán luò zhǔ máo qīng.
舞翻江月迥,谈落麈毛轻。
chén shì fēng liú jìn, gāo lóu kōng cǐ míng.
尘世风流尽,高楼空此名。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江州五咏 庾楼》专题为您介绍江州五咏 庾楼古诗,江州五咏 庾楼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