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玺》 苏辙

秦人一玺十五城,百二十城当八玺。
元日临轩组绶新,君臣相顾无穷喜。
九鼎峥嵘夏禹余,八玺错落古所无。
古人鄙陋今人笑,父老不惯空惊呼。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八玺》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八玺》是苏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秦人一玺十五城,
百二十城当八玺。
元日临轩组绶新,
君臣相顾无穷喜。

九鼎峥嵘夏禹余,
八玺错落古所无。
古人鄙陋今人笑,
父老不惯空惊呼。

中文译文:
秦王有一方玺,掌控十五座城池,
百二十座城池皆属于八方玺。
新年的第一天,君臣们欣喜地互相凝视,
在朝堂上佩戴着崭新的绶带。

九鼎威严壮丽,延续着夏禹的传统,
八方玺独具错落之美,是古代从未有过的。
古人品味简陋,现代人嗤笑不屑,
老一辈的人们不习惯这种虚无的惊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的思考和对于过去与现实的对比。诗中描绘了秦王拥有一方玺,掌控着十五座城池,而八方玺则代表了百二十座城池。元日的早晨,君臣们在朝堂上互相欢喜地凝视着,佩戴着崭新的绶带,象征着新的开始。

接着,诗中描述了九鼎的威严和夏禹的传统,与之相对应的八方玺则展现了错落有致的美感,这是古代从未有过的。然而,古人对于这种美感的品味显得简陋,而现代人则以嗤笑不屑的态度对待。老一辈的人们对于这种变化感到不适,不习惯于这种虚无的惊呼。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古今,传递了作者对于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心态的观察。它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于现实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于人们对于变化的接受度和适应能力的反思。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丰富的意境,让读者沉思历史的延续和人性的变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八玺》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bā xǐ
八玺

qín rén yī xǐ shí wǔ chéng, bǎi èr shí chéng dāng bā xǐ.
秦人一玺十五城,百二十城当八玺。
yuán rì lín xuān zǔ shòu xīn, jūn chén xiāng gù wú qióng xǐ.
元日临轩组绶新,君臣相顾无穷喜。
jiǔ dǐng zhēng róng xià yǔ yú, bā xǐ cuò luò gǔ suǒ wú.
九鼎峥嵘夏禹余,八玺错落古所无。
gǔ rén bǐ lòu jīn rén xiào, fù lǎo bù guàn kōng jīng hū.
古人鄙陋今人笑,父老不惯空惊呼。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八玺》专题为您介绍八玺古诗,八玺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