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 苏辙

勉强冠裳四十余,同官早几亦山居。
朝来过我三竿日,袖有幽僧数纸书。
家信一廛何计反,官供五斗未应无。
闻渠秋后来相访,脱粟藜羹只自如。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题为《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勉强冠裳四十余,
同官早几亦山居。
朝来过我三竿日,
袖有幽僧数纸书。
家信一廛何计反,
官供五斗未应无。
闻渠秋后来相访,
脱粟藜羹只自如。

诗意:
这是苏辙写给郭尉愿的一首诗,表达了苏辙勉力冠冕四十余年,与郭尉愿同为官员,但他们早年都曾过着山居的生活。诗中描述了苏辙在清晨时分迎接过郭尉愿来访,他的袖子里装着幽僧送来的几封纸书,这些书信成为他与外界联系的纽带。苏辙感慨自己的家信被官府扣留,而供应给官员的五斗米却未能送到,暗示了官场的腐败与不公。最后,苏辙听说郭尉愿将在秋天过后再次来访,他表示自己将准备一些简陋的食物来招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的官场生活和与郭尉愿的交往。诗中的山居和幽僧纸书等形象,展现了苏辙对于清雅、淡泊的向往和追求。他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中的困境和对家庭与社会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真挚的待人态度。诗中的最后两句"闻渠秋后来相访,脱粟藜羹只自如"表达了苏辙对友人的期待和对简朴生活的崇尚,表现出他的豁达和独立精神。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苏辙的官场经历和内心感受,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弊端和对真正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以简洁、朴素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展示了苏辙作为文人官员的独特风格和对理想的坚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guō wèi yuàn dūn fū yǐ lín shàng rén shū shī wèi shì cì yùn
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

miǎn qiǎng guān shang sì shí yú, tóng guān zǎo jǐ yì shān jū.
勉强冠裳四十余,同官早几亦山居。
zhāo lái guò wǒ sān gān rì, xiù yǒu yōu sēng shù zhǐ shū.
朝来过我三竿日,袖有幽僧数纸书。
jiā xìn yī chán hé jì fǎn, guān gōng wǔ dǒu wèi yīng wú.
家信一廛何计反,官供五斗未应无。
wén qú qiū hòu lái xiāng fǎng, tuō sù lí gēng zhǐ zì rú.
闻渠秋后来相访,脱粟藜羹只自如。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专题为您介绍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古诗,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