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巩九日同送刘莘老》 苏辙

头上黄花记别时,樽中渌酒慰清悲。
画船牵挽故不发,红粉留连未遽离。
小雨无端添别泪,遥山有意助颦眉。
十分酒盏従教劝,堆案文书自此辞。
分类: 九日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王巩九日同送刘莘老》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王巩九日同送刘莘老》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头上黄花记别时,
樽中浊酒慰清悲。
画船牵挽故不发,
红粉留连未遽离。
小雨无端添别泪,
遥山有意助颦眉。
十分酒盏从教劝,
堆案文书自此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辙与王巩一同送别刘莘老的场景。苏辙在离别之际,感慨万分,通过描写自己的情感与景物的对比,表达了别离之情与离情之思。

赏析:
首句"头上黄花记别时",表达了苏辙的心情。离别之际,他头上戴着黄花作为别离的标记,黄花象征着离别之苦。接着,"樽中浊酒慰清悲",他在酒杯中倾注浊酒,以此来慰藉内心的清悲之情。

下一句"画船牵挽故不发",描绘了苏辙和刘莘老的旧时情谊。船已经牵了却没有离开,象征着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红粉留连未遽离",指的是红粉(女子)尚未匆匆离去,暗示离别并不彻底,还留有一些连续。

接下来,"小雨无端添别泪",小雨滴下,不知何故增添了离别的泪水,表达了苏辙对别离的悲伤之情。"遥山有意助颦眉",远山似乎有意增加了苏辙眉头的皱纹,表达了他的忧愁。

最后两句"十分酒盏从教劝,堆案文书自此辞",表示他将酒杯再斟满十分,以此劝慰自己,同时也意味着他要离开这堆案上的文书,表明他将告别官场生涯。

通过这首诗词,苏辙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悲伤,同时展示了对友情和生活的思考。他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自身情感的表达,创造了一种凄婉而深沉的离别氛围,使读者对离别的情感产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王巩九日同送刘莘老》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wáng gǒng jiǔ rì tóng sòng liú shēn lǎo
次韵王巩九日同送刘莘老

tóu shàng huáng huā jì bié shí, zūn zhōng lù jiǔ wèi qīng bēi.
头上黄花记别时,樽中渌酒慰清悲。
huà chuán qiān wǎn gù bù fā, hóng fěn liú lián wèi jù lí.
画船牵挽故不发,红粉留连未遽离。
xiǎo yǔ wú duān tiān bié lèi, yáo shān yǒu yì zhù pín méi.
小雨无端添别泪,遥山有意助颦眉。
shí fēn jiǔ zhǎn cóng jiào quàn, duī àn wén shū zì cǐ cí.
十分酒盏従教劝,堆案文书自此辞。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王巩九日同送刘莘老》苏辙专题为您介绍《次韵王巩九日同送刘莘老》苏辙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