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枢密宋给事挽歌三首》 杨亿

永辞温室地,长别谏书帷。
玉恨埋黄壤,星愁析紫微。
韭歌偏怨咽,衮敛更光辉。
可惜岑文本,辽阳不共归。
分类:

作者简介(杨亿)

杨亿头像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故枢密宋给事挽歌三首》杨亿 翻译、赏析和诗意

《故枢密宋给事挽歌三首》是宋代杨亿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宋代著名政治家岑文本去世后,他的朋友挽歌悼念他的场景。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永辞温室地,
长别谏书帷。
玉恨埋黄壤,
星愁析紫微。
韭歌偏怨咽,
衮敛更光辉。
可惜岑文本,
辽阳不共归。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岑文本的哀悼和怀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他离开了温暖舒适的政治圈子,告别了他曾经谏言的场所。"永辞温室地,长别谏书帷"意味着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地方,不再有机会谏言劝诫。"玉恨埋黄壤,星愁析紫微"表达了岑文本内心的痛苦和失落。"玉恨"指的是他珍惜的事物被埋葬在黄土之中,"星愁"则表示他的心情如同星辰般忧郁,紫微是古代天文学中的一个星宿,这里用来象征高位显赫的职位。"韭歌偏怨咽,衮敛更光辉"描绘了挽歌的人们哀悼之情,他们的声音低沉而哽咽,而岑文本的光辉和威望却更加耀眼。最后两句"可惜岑文本,辽阳不共归"表达了诗人对岑文本早逝的遗憾和不舍之情。"辽阳"指的是岑文本的出生地,意味着他将无法回到故乡。

赏析:
这首诗以悼念岑文本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怀念和遗憾。诗中的意象独特而深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人物的内心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人运用了玉、星、黄土等意象,表达了对逝去的友人和逝去的荣光的伤感和不舍之情。整首诗以悼念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思考。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含蓄,意境深远。通过对岑文本生前境遇和逝世后的景象的写照,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整首诗既富有感情,又蕴含着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故枢密宋给事挽歌三首》杨亿 拼音读音参考

gù shū mì sòng jǐ shì wǎn gē sān shǒu
故枢密宋给事挽歌三首

yǒng cí wēn shì dì, zhǎng bié jiàn shū wéi.
永辞温室地,长别谏书帷。
yù hèn mái huáng rǎng, xīng chóu xī zǐ wēi.
玉恨埋黄壤,星愁析紫微。
jiǔ gē piān yuàn yàn, gǔn liǎn gèng guāng huī.
韭歌偏怨咽,衮敛更光辉。
kě xī cén wén běn, liáo yáng bù gòng guī.
可惜岑文本,辽阳不共归。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故枢密宋给事挽歌三首》专题为您介绍故枢密宋给事挽歌三首古诗,故枢密宋给事挽歌三首杨亿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