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滁州九咏九首·班春亭》 曾巩

山亭尝自绝浮埃,山路辉光五马来。
春满人间不知主,谁言炉冶此中开。
分类:

作者简介(曾巩)

曾巩头像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班春亭》曾巩 翻译、赏析和诗意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班春亭》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诗歌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亭尝自绝浮埃,
山路辉光五马来。
春满人间不知主,
谁言炉冶此中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亭的景象,以及春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繁荣。诗人通过描写山亭中的景色,表达了对宁静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春天的赞美。然而,诗人也提出了一个反问,质疑人们是否真正理解春天的本质和意义。

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亭为背景,通过描绘山亭的清幽和独特之处,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自然的向往。诗中的“尝自绝浮埃”表明山亭地处幽静之地,远离尘嚣和浮躁,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而“山路辉光五马来”则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山路上的光芒照耀着五匹马,象征着春天的繁荣和生机。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中发出了质疑。他说“春满人间不知主”,指出人们对于春天的真正理解和感受可能不够深刻。他进一步问道“谁言炉冶此中开”,质疑人们是否真正理解春天的本质和意义。这种质疑呈现出一种对于人们盲目追求物质繁荣而忽视内在价值的批判。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从自然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启示,去追寻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山亭和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们对春天的理解和追求的反思。它呈现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宁静和真实快乐的思考和呼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班春亭》曾巩 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chú zhōu jiǔ yǒng jiǔ shǒu bān chūn tíng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班春亭

shān tíng cháng zì jué fú āi, shān lù huī guāng wǔ mǎ lái.
山亭尝自绝浮埃,山路辉光五马来。
chūn mǎn rén jiān bù zhī zhǔ, shuí yán lú yě cǐ zhōng kāi.
春满人间不知主,谁言炉冶此中开。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班春亭》专题为您介绍奉和滁州九咏九首·班春亭古诗,奉和滁州九咏九首·班春亭曾巩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