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清凉台寺》 刘过

江南江北许多山,到处登临得凭栏。
老木渐丹青有信,怒涛冲岸水生寒。
倦游半世乌三匝,往事千年指一弹。
落日正西催上马,依依回首问长安。
分类:

作者简介(刘过)

刘过头像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登清凉台寺》刘过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登清凉台寺》是宋代刘过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凉台寺登高远望的情景,并融入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江南江北有许多山,
到处都可以登上高处凭栏。
古老的树逐渐呈现红色,
汹涌的海浪冲击着岸边,水变得寒冷。
我在漫长的旅途中疲倦不堪,
往事已过千年,指间只剩下一弹。
太阳正沉落在西方,催促我上马启程,
依依不舍地回头问候长安。

诗意和赏析:
《登清凉台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旅途的疲劳,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和追问。诗人在江南江北的众多山中,随处登高凭栏,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古老的树木渐渐变红,给人以信心和希望,而汹涌的海浪则带来了寒意和挑战。诗中的"倦游半世乌三匝"表达了作者在漫长的旅途中的疲惫和迷茫,而"往事千年指一弹"则展示了岁月流转中的凄迷和无常。最后,太阳西沉,催促着诗人离开,而他依依不舍地回头,向长安问好,表达了对故乡和历史的思念和追忆。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深思熟虑。诗人通过山水的变化和旅途的疲劳,抒发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经历的感慨。同时,诗中的回首长安也体现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整首诗意融情思、景物与哲理于一体,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登清凉台寺》刘过 拼音读音参考

dēng qīng liáng tái sì
登清凉台寺

jiāng nán jiāng běi xǔ duō shān, dào chù dēng lín dé píng lán.
江南江北许多山,到处登临得凭栏。
lǎo mù jiàn dān qīng yǒu xìn, nù tāo chōng àn shuǐ shēng hán.
老木渐丹青有信,怒涛冲岸水生寒。
juàn yóu bàn shì wū sān zā, wǎng shì qiān nián zhǐ yī dàn.
倦游半世乌三匝,往事千年指一弹。
luò rì zhèng xī cuī shàng mǎ, yī yī huí shǒu wèn cháng ān.
落日正西催上马,依依回首问长安。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登清凉台寺》专题为您介绍登清凉台寺古诗,登清凉台寺刘过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