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懒庵》 刘子翚

山暝雨连夕,今晨天气清。
遥怀懒庵人,高卧掩柴荆。
幽寂性所嗜,萧然寄平生。
惟应田叟来,对床话躬耕。
分类:

作者简介(刘子翚)

刘子翚头像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寄懒庵》刘子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懒庵》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懒庵》中文译文:
山暝雨连夕,
今晨天气清。
遥怀懒庵人,
高卧掩柴荆。
幽寂性所嗜,
萧然寄平生。
惟应田叟来,
对床话躬耕。

诗意与赏析:
《寄懒庵》描绘了一个山中隐居者的生活情景。夜幕降临,雨水持续不断,但清晨时天气又变得晴朗。诗人远离尘嚣,怀念那位懒散的庵中隐士,他高卧在山间,遮掩着茂密的柴荆。这位隐居者钟情于幽静的生活,他心境悠闲,将自己的一生寄托其中。只有田叟这样的田园智者前来,他们在床前谈论着务农之事。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中的雨夜和清晨的晴朗景象,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山暝雨连夕,展现出一种幽静、寂寥的氛围,而今晨天气清,则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诗中的懒庵人高卧掩柴荆,显示了他们对尘世的避世态度,追求自然的宁静和安逸。

诗人以幽寂之境来表达自己的性情所嗜,将自己的心境与隐者的生活相融合。他用萧然寄平生来展示自己的追求,表达了对宁静、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脱。最后,诗人期待田叟这样的田园智者前来,以便在床前交流务农之事。这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对简朴、自然生活的推崇。

《寄懒庵》通过对山中隐居者的生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脱。诗词中融入了田园智者的形象,强调了务农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居者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清静、闲适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懒庵》刘子翚 拼音读音参考

jì lǎn ān
寄懒庵

shān míng yǔ lián xī, jīn chén tiān qì qīng.
山暝雨连夕,今晨天气清。
yáo huái lǎn ān rén, gāo wò yǎn chái jīng.
遥怀懒庵人,高卧掩柴荆。
yōu jì xìng suǒ shì, xiāo rán jì píng shēng.
幽寂性所嗜,萧然寄平生。
wéi yīng tián sǒu lái, duì chuáng huà gōng gēng.
惟应田叟来,对床话躬耕。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懒庵》专题为您介绍寄懒庵古诗,寄懒庵刘子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