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四》 汪元量

金屋煌煌丽九天,朝歌夜舞艳神仙。
寻常只道西湖好,不识淮南是极边。
分类:

作者简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四》汪元量 翻译、赏析和诗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四》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屋煌煌丽九天,
朝歌夜舞艳神仙。
寻常只道西湖好,
不识淮南是极边。

诗意:
这首诗以对湖州和淮南两地的比较为主题,通过描绘湖州的美丽和淮南的边远,表达了对湖州的推崇和对淮南的遗忘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湖州和淮南两地的对比,展现了湖州的繁华和淮南的边陲之感。首两句描述了金屋煌煌、朝歌夜舞的仙境景象,表现出湖州的美丽和富饶。接着,诗人提出了一种观念:“寻常只道西湖好”,暗示人们普遍认为湖州是最好的地方,这也是诗人对湖州的赞美。然而,接下来的一句“不识淮南是极边”,则表达了湖州人对淮南地区的陌生和忽视。淮南地区位于湖州以南,边远而偏僻,相对于湖州的繁华,淮南被人们所遗忘。整首诗通过对湖州和淮南的对比,揭示了人们常常只看到眼前的美好,却忽略了其他地方的价值和存在。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地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湖州的赞美和对淮南的思考。它提醒人们要超越表面的美丽,去发现其他被忽视的事物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地域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四》汪元量 拼音读音参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qí èr shí sì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四

jīn wū huáng huáng lì jiǔ tiān, zhāo gē yè wǔ yàn shén xiān.
金屋煌煌丽九天,朝歌夜舞艳神仙。
xún cháng zhī dào xī hú hǎo, bù shí huái nán shì jí biān.
寻常只道西湖好,不识淮南是极边。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四》专题为您介绍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四古诗,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四汪元量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