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驻皋亭山》 汪元量

钱塘江上雨初乾,风入端门阵阵酸。
万马乱嘶临警跸,三官垂泪湿铃鸾。
童儿空想追徐福,疠鬼终朝灭贺兰。
苦议和亲休练卒,婵娟剩遣嫁呼韩。
分类:

作者简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北师驻皋亭山》汪元量 翻译、赏析和诗意

《北师驻皋亭山》是宋代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北师驻皋亭山,
在钱塘江上,雨刚刚停歇,
微风吹入端门,阵阵凄凉。
万马乱嘶,临近警跸,
三官垂泪,湿湿了铃鸾。
童儿空想着追求徐福的传说,
疠鬼整日间困扰着贺兰。
痛苦地商讨和亲政策,放弃练兵之计,
美丽的女人只好嫁给呼韩。

诗词以北师驻扎在皋亭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战乱时期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雨后初晴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反差与美感。微风吹入端门,带来了凄凉的氛围,正如战乱时期的不安与忧愁。诗中的万马乱嘶、三官垂泪,以及疠鬼和和亲政策的讨论,都表达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忧虑和无奈。而童儿的空想和婵娟的嫁娶,则象征着人们在战乱中追寻美好和幸福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们思想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和动荡时代的反思和悲愤之情。诗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美丽景色与动荡现实的反差,更加突出了诗人的感受和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北师驻皋亭山》汪元量 拼音读音参考

běi shī zhù gāo tíng shān
北师驻皋亭山

qián táng jiāng shàng yǔ chū gān, fēng rù duān mén zhèn zhèn suān.
钱塘江上雨初乾,风入端门阵阵酸。
wàn mǎ luàn sī lín jǐng bì, sān guān chuí lèi shī líng luán.
万马乱嘶临警跸,三官垂泪湿铃鸾。
tóng ér kōng xiǎng zhuī xú fú, lì guǐ zhōng cháo miè hè lán.
童儿空想追徐福,疠鬼终朝灭贺兰。
kǔ yì hé qīn xiū liàn zú, chán juān shèng qiǎn jià hū hán.
苦议和亲休练卒,婵娟剩遣嫁呼韩。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北师驻皋亭山》专题为您介绍北师驻皋亭山古诗,北师驻皋亭山汪元量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