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儿》 汪元量

玉貌儿童泪盈把,辫发垂肩行酒斝。
将军又去打苏州,出门指使教牵马。
分类:

作者简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吴儿》汪元量 翻译、赏析和诗意

《吴儿》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貌的儿童眼泪满盈,辫发垂肩端着酒器。
将军又踏上去征打苏州,出门指挥教马牵引。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玉貌的儿童和将军的形象,展现了军旅生活中的别离与苦楚。儿童眼泪盈满,可能寓意着他对亲人离别的伤感;而将军则要再次离家征战,但在离开之前,他还要指挥教授人牵引马匹。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别离与牵挂之情。

赏析:
《吴儿》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儿童和将军的形象,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表达了离别和牵挂的情感。玉貌的儿童泪水盈盈,呈现出他无法掩饰的离别之苦和无助的心情。将军即将离开,但在临行之前,他仍然要履行军人的职责,指挥教授人牵引马匹,这显示了将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首诗词气势磅礴,抒发了将军与儿童在战争背景下的不同命运。儿童代表着家庭的温暖和无辜,而将军则代表着战争和军旅生涯。通过对两个形象的对比,诗人展现了人们在战乱中的离别与牵挂,以及不同角色承担的责任和命运。这种对比和冲突的表达,使诗词更具有感染力和思考的余地。

《吴儿》以简洁的词语和细腻的描写,将离别与责任感相交织,展示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战争背景下人们命运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在感受到离别的伤感之余,也能思考战争对人性和家庭的影响,进一步凸显了汪元量作为一位以描绘人情世态而著称的诗人的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儿》汪元量 拼音读音参考

wú ér
吴儿

yù mào ér tóng lèi yíng bǎ, biàn fā chuí jiān xíng jiǔ jiǎ.
玉貌儿童泪盈把,辫发垂肩行酒斝。
jiāng jūn yòu qù dǎ sū zhōu, chū mén zhǐ shǐ jiào qiān mǎ.
将军又去打苏州,出门指使教牵马。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吴儿》专题为您介绍吴儿古诗,吴儿汪元量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