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平》 汪元量

长平山上紫云封,蜀老相传隐者宫。
高树蔽天三十里,开花十丈舞春风。
分类:

作者简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牡丹平》汪元量 翻译、赏析和诗意

《牡丹平》是宋代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牡丹平》
长平山上紫云封,
蜀老相传隐者宫。
高树蔽天三十里,
开花十丈舞春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长平山上的一片牡丹花的景象。紫色的云雾笼罩着山峰,仿佛给牡丹花园增添了神秘和仙境的氛围。在那里,相传有位蜀山老人隐居的宫殿。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形成了一个宽广的天幕。牡丹花盛开时,花朵高达十丈,如同翩翩起舞的春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长平山上牡丹花的壮丽景色。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意象,诗人创造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画面。紫云封山,隐者宫殿,高树蔽天等描写手法,将牡丹花的盛开与大自然的美景相融合,使读者感受到了花朵的壮丽和山林的宁静。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同时,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将牡丹花的盛放与山峦的高耸相对照,强调了花朵的美丽和高洁。整首诗以简洁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力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总之,《牡丹平》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精妙的描写手法,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美丽。它让读者沉浸在诗人创造的视觉和感官体验中,同时也启发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牡丹平》汪元量 拼音读音参考

mǔ dān píng
牡丹平

cháng píng shān shàng zǐ yún fēng, shǔ lǎo xiāng chuán yǐn zhě gōng.
长平山上紫云封,蜀老相传隐者宫。
gāo shù bì tiān sān shí lǐ, kāi huā shí zhàng wǔ chūn fēng.
高树蔽天三十里,开花十丈舞春风。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牡丹平》专题为您介绍牡丹平古诗,牡丹平汪元量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