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曲三首》 刘禹锡

铜壶方促夜,斗柄暂南回。
稍嫌单衣重,初怜北户开。
西园花已尽,新月为谁来。
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
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
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
绿水风初暖,青林露早晞。
麦陇雉朝雊,桑野人暮归。
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
分类: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头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初夏曲三首》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初夏曲三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初夏曲三首》

铜壶方促夜,斗柄暂南回。
稍嫌单衣重,初怜北户开。
西园花已尽,新月为谁来。
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

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
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
绿水风初暖,青林露早晞。
麦陇雉朝雊,桑野人暮归。
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出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的感慨,以及人们在繁华过后的寂寞和归去来兮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季节景物和自然元素为基础,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氛围。首先,诗中提到的"铜壶"和"斗柄"等具体物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夏夜的炎热和闷热。诗中的"单衣重"和"北户开"则暗示了初夏时节的炎热,让人不禁怀念北方的凉爽。接着,诗人以"西园花已尽"和"新月为谁来"两句,表达了花已谢、月依然孤独的情感,暗示了人事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最后两句"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和"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则以蝶和鸟的形象,寄托了人们在繁华过后的寂寞和彷徨,以及对生活的追寻和期待。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初夏时节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繁华背后寂寞的思索。该诗词以寥寥数语勾勒出初夏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展示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细腻的感受和独特的艺术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初夏曲三首》刘禹锡 拼音读音参考

chū xià qū sān shǒu
初夏曲三首

tóng hú fāng cù yè, dǒu bǐng zàn nán huí.
铜壶方促夜,斗柄暂南回。
shāo xián dān yī zhòng, chū lián běi hù kāi.
稍嫌单衣重,初怜北户开。
xī yuán huā yǐ jǐn, xīn yuè wèi shuí lái.
西园花已尽,新月为谁来。
shí jié guò fán huá, yīn yīn qiān wàn jiā.
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
cháo qín mìng zi xì, yuán guǒ zhuì zhī xié.
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
jì mò gū fēi dié, kuī cóng mì wǎn huā.
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
lǜ shuǐ fēng chū nuǎn, qīng lín lù zǎo xī.
绿水风初暖,青林露早晞。
mài lǒng zhì cháo gòu, sāng yě rén mù guī.
麦陇雉朝雊,桑野人暮归。
bǎi shé bēi huā jǐn, píng wú lái qù fēi.
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初夏曲三首》专题为您介绍初夏曲三首古诗,初夏曲三首刘禹锡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