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即事》 王之道

柳迳桃溪碧草芳,故园遥寄水云乡。
老来转使宦情薄,春思颇增诗兴长。
教子文书容自勉,逢人尊酒为谁忙。
海棠却似怜衰朽,依倚东风试晚妆。
分类:

作者简介(王之道)

王之道头像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清明即事》王之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清明即事》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在清明节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并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艺术创作的渴望。

诗中描绘了柳树成行,桃溪清澈,碧草茂盛的景象。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个怡人宜人的环境,给人一种清新和舒适的感觉。故园虽然遥远,但作者通过信函将思念之情寄托于水云乡,使诗词中的情感更加真挚。

接下来,作者回顾了自己年老之后的境遇,感叹宦情的淡薄。年老之际,作者的春思愈发增加,诗的灵感也更加丰富。这表明作者在年老之后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热情并未减退,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谆谆教导子女要勤奋学习,充实自己的才华,以期自我激励。同时,作者也提到了逢人就喜欢敬酒的情景,这里的敬酒也许代表了人们对作者的尊重和支持。这一描写暗示了作者在社交中的受欢迎和受人尊敬的地位。

最后,作者用海棠花作为比喻,表示自己虽然年老,却仍然保持着对美的追求和对自身形象的打理。海棠在东风的吹拂下试着晚妆,展示出一种追求美丽和自我修饰的姿态。这表明作者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即便年华已逝,依然保持着对美的向往。

总而言之,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渴望。它以细腻的笔触和情感的真挚打动着读者,展示了作者对美和心灵追求的执着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清明即事》王之道 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míng jí shì
清明即事

liǔ jìng táo xī bì cǎo fāng, gù yuán yáo jì shuǐ yún xiāng.
柳迳桃溪碧草芳,故园遥寄水云乡。
lǎo lái zhuǎn shǐ huàn qíng báo, chūn sī pō zēng shī xìng zhǎng.
老来转使宦情薄,春思颇增诗兴长。
jiào zǐ wén shū róng zì miǎn, féng rén zūn jiǔ wèi shuí máng.
教子文书容自勉,逢人尊酒为谁忙。
hǎi táng què shì lián shuāi xiǔ, yī yǐ dōng fēng shì wǎn zhuāng.
海棠却似怜衰朽,依倚东风试晚妆。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清明即事》专题为您介绍清明即事古诗,清明即事王之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