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十咏·裴溪(时御史已遇新恩)》 刘禹锡

楚客忆关中,疏溪想汾水。
萦纡非一曲,意态如千里。
倒影罗文动,微波笑颜起。
君今赐环归,何人承玉趾。
分类: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头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海阳十咏·裴溪(时御史已遇新恩)》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海阳十咏·裴溪(时御史已遇新恩)》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楚国客人怀念关中,思念疏溪与汾水。
迂回曲折不止一曲,意态宛如千里。
水面倒映罗文舞动,微波中泛起了笑颜。
君主如今赐予宝玉,谁能获得这尊贵。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楚国客人对关中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想起了疏溪和汾水。诗人用流动的水形容了思绪的曲折和意态的广阔。水面上倒映的光影和微波中的笑颜,传递了一种欢愉和喜悦的氛围。最后,诗人表示君主赐予宝玉,但他疑惑地问道,究竟是谁能够得到这样的尊贵待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楚国客人的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关中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留恋之情。诗中使用了水的形象来表达思绪的流动和曲折,以及意态的广阔和壮丽。水面倒映的光影和微波中的笑颜,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与诗人内心的喜悦相呼应。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恩赐的疑惑和思考,也暗示了作者对功名地位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运用了流畅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同时,通过描绘楚国客人的情感和对君主赐予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这首诗展示了刘禹锡优美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海阳十咏·裴溪(时御史已遇新恩)》刘禹锡 拼音读音参考

hǎi yáng shí yǒng péi xī shí yù shǐ yǐ yù xīn ēn
海阳十咏·裴溪(时御史已遇新恩)

chǔ kè yì guān zhōng, shū xī xiǎng fén shuǐ.
楚客忆关中,疏溪想汾水。
yíng yū fēi yī qǔ, yì tài rú qiān lǐ.
萦纡非一曲,意态如千里。
dào yǐng luó wén dòng, wēi bō xiào yán qǐ.
倒影罗文动,微波笑颜起。
jūn jīn cì huán guī, hé rén chéng yù zhǐ.
君今赐环归,何人承玉趾。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海阳十咏·裴溪(时御史已遇新恩)》专题为您介绍海阳十咏·裴溪(时御史已遇新恩)古诗,海阳十咏·裴溪(时御史已遇新恩)刘禹锡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