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洞》 王之道

浮渡竟何处,欲游未能游。
梦寐金谷岩,神往形独留。
异哉城市中,芳菲自春秋。
长红杂团綠,结成岩穴幽。
分类:

作者简介(王之道)

王之道头像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花洞》王之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花洞》是宋代王之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花洞
浮渡竟何处,欲游未能游。
梦寐金谷岩,神往形独留。
异哉城市中,芳菲自春秋。
长红杂团绿,结成岩穴幽。

译文:
漂泊过了许多地方,却无法到达目的地。
心里想游玩,却未能实现。
在梦中和醒时都留恋着金谷岩。
美景吸引着我的灵魂,只有形象停留在那里。
在繁忙的城市中,真是奇妙啊,
花朵的香气在春天和秋天自然而然地散发。
长时间的红色和混杂的绿色,
形成了幽深的岩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旅途中的心情和感受。诗中的主人公漂泊在许多地方,却无法找到真正想要到达的目的地,表达了他内心对追求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他梦中和清醒时都被金谷岩的美景所吸引,但却只能停留在心灵的深处,无法亲身体验。这种情感上的欲望与现实的无法实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城市中的花朵的美丽和芬芳,以及它们在春天和秋天自然而然地绽放的景象。这里的芳菲自春秋,意味着美的存在是永恒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对花朵的描绘,诗人也在暗示着美好事物的存在可以成为心灵的寄托,给人以慰藉和希望。

最后两句通过描述长时间的红色和混杂的绿色结成的岩穴,营造了一种幽深的氛围。这里的长红杂团绿以及结成岩穴幽,给人以神秘而幽静的感觉。诗人通过这种意象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他内心追求的事物是美好而深邃的,与俗世的纷扰相隔离。

整首诗词以对追求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为主线,通过对美景和心灵的寄托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富有情感的氛围,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花洞》王之道 拼音读音参考

huā dòng
花洞

fú dù jìng hé chǔ, yù yóu wèi néng yóu.
浮渡竟何处,欲游未能游。
mèng mèi jīn gǔ yán, shén wǎng xíng dú liú.
梦寐金谷岩,神往形独留。
yì zāi chéng shì zhōng, fāng fēi zì chūn qiū.
异哉城市中,芳菲自春秋。
cháng hóng zá tuán lǜ, jié chéng yán xué yōu.
长红杂团綠,结成岩穴幽。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花洞》专题为您介绍花洞古诗,花洞王之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