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字》 杨维桢

芳题工织素,远意重鲛绡。
应织辞家久,回文字半消。
分类:

作者简介(杨维桢)

杨维桢头像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回文字》杨维桢 翻译、赏析和诗意

《回文字》是元代杨维桢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主要描写了一个古老的工艺——回文织锦,以及它所包含的深刻意蕴。

中文译文:
芳名题在工织素上,遥想鲛绡的意义深重。应该是一位织锦家族的代表作品,但回文锦的花纹已经模糊了一半。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回文织锦的描写,折射出了元代中国的文化和工艺。回文织锦是一种古老的织锦工艺,它的花纹呈现出回文的形式,即正反读都一样。这种工艺在古代非常流行,因为它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而且还寓意着吉祥和长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工艺逐渐消失,仅存一些残片和模糊的记忆。

赏析:
这首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几个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将回文织锦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通过“芳名题在工织素上”、“遥想鲛绡的意义深重”等形象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回文织锦的美丽和深刻意蕴。而“回文字半消”的表述,则更加深刻地展现了这种工艺的消逝和历史的尘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不仅是一首美丽动人的诗歌,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会中国古代的文化与艺术。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回文字》杨维桢 拼音读音参考

huí wén zì
回文字

fāng tí gōng zhī sù, yuǎn yì zhòng jiāo xiāo.
芳题工织素,远意重鲛绡。
yīng zhī cí jiā jiǔ, huí wén zì bàn xiāo.
应织辞家久,回文字半消。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回文字》专题为您介绍回文字古诗,回文字杨维桢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