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九首)》 刘基

娟娟姮娥女,灼灼芙蓉姿。
一入月宫去,千秋闭蛾眉。
凉风清玉除,碧云生桂枝。
凤歌不可听,长夜有余悲。
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游仙(九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游仙(九首)》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调描绘了仙女的婀娜多姿和月宫的神秘氛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离别的悲伤情怀。

诗词的中文译文:
娟娟姮娥女,灼灼芙蓉姿。
一入月宫去,千秋闭蛾眉。
凉风清玉除,碧云生桂枝。
凤歌不可听,长夜有余悲。

诗意分析:
这首诗以婉约的语言描绘了仙女的美丽和娇媚。作者形容仙女姣好的容貌,比喻她们像芙蓉花一样美丽动人。随后,诗人将自己融入到诗情之中,表达了自己进入月宫的心愿,暗示了追求美好的心灵境界。然而,时间的流逝让人们的相聚变得如此短暂,仙女们闭上眉眼,意味着离别的来临。作者以凄凉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悲伤,长夜中的凄凉氛围令人心生悲凉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婉约、柔美的笔调描绘了仙境的美景和人生的短暂。作者通过花卉的形象描绘仙女的姿态,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相结合。诗中的离别意象在静谧的月宫中显得格外凄凉,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无奈和悲伤。整首诗情感细腻而含蓄,引发读者对于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深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唤起了读者内心的感受,让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反思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游仙(九首)》刘基 拼音读音参考

yóu xiān jiǔ shǒu
游仙(九首)

juān juān héng é nǚ, zhuó zhuó fú róng zī.
娟娟姮娥女,灼灼芙蓉姿。
yī rù yuè gōng qù, qiān qiū bì é méi.
一入月宫去,千秋闭蛾眉。
liáng fēng qīng yù chú, bì yún shēng guì zhī.
凉风清玉除,碧云生桂枝。
fèng gē bù kě tīng, cháng yè yǒu yú bēi.
凤歌不可听,长夜有余悲。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游仙(九首)》专题为您介绍游仙(九首)古诗,游仙(九首)刘基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