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杂诗(四首)》 刘基

久晴思得雨,既雨久复厌。
广庭屯阴气,平陆就昏垫。
凄风吹人寒,朱火黯无焰。
水衣上高墉,泉溜发枯堑。
青泥没逵道,寸步不可觇。
慷慨成感伤,缠绵积忧念。
¤
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雨中杂诗(四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雨中杂诗(四首)》
朝代:明代
作者:刘基

雨中杂诗(四首)的中文译文如下:

久晴思得雨,既雨久复厌。
广庭屯阴气,平陆就昏垫。
凄风吹人寒,朱火黯无焰。
水衣上高墉,泉溜发枯堑。
青泥没逵道,寸步不可觇。
慷慨成感伤,缠绵积忧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雨天的景象,以及作者因长时间的雨季而产生的情感。

首先,诗人表示长时间的晴天之后渴望雨水,但当雨水降临久了之后,又开始厌烦。这种情感的转变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变化的复杂感受,渴望变化但又容易厌倦。

接下来,诗人描写了雨天的景象。他说广场上积聚了阴沉的气息,平原上弥漫着昏暗的景象。凄风吹拂着人们,使人感到寒冷,朱红的火焰也变得黯淡无光。这些描写增强了雨天的阴冷和沉闷感,给人一种压抑的氛围。

然后,诗人描述了水衣上升的高墙和泉水在干涸的壕沟中流淌。青泥掩埋了小路,无法一步看清。这些景象表现了雨水的浸润和泉水的枯竭,暗示着自然界的变化以及时间的流逝。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他感慨万分,感叹人生的悲欢离合,忧虑和思念缠绵不断。这种感伤和忧虑在雨中得到了深化,也凸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以雨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慨。同时,通过对于变化的渴望与厌倦以及忧虑与思念的交织,诗人呈现了人生百态的无常和变化,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微妙关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雨中杂诗(四首)》刘基 拼音读音参考

yǔ zhōng zá shī sì shǒu
雨中杂诗(四首)

jiǔ qíng sī dé yǔ, jì yǔ jiǔ fù yàn.
久晴思得雨,既雨久复厌。
guǎng tíng tún yīn qì, píng lù jiù hūn diàn.
广庭屯阴气,平陆就昏垫。
qī fēng chuī rén hán, zhū huǒ àn wú yàn.
凄风吹人寒,朱火黯无焰。
shuǐ yī shàng gāo yōng, quán liū fā kū qiàn.
水衣上高墉,泉溜发枯堑。
qīng ní méi kuí dào, cùn bù bù kě chān.
青泥没逵道,寸步不可觇。
kāng kǎi chéng gǎn shāng, chán mián jī yōu niàn.
慷慨成感伤,缠绵积忧念。
¤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雨中杂诗(四首)》专题为您介绍雨中杂诗(四首)古诗,雨中杂诗(四首)刘基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