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二首)》 刘基

与君为别几清秋,鸿雁来时辄上楼。
今日倚楼无雁过,断肠风水隔瀛洲。
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惆怅(二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惆怅(二首)》是明代诗人刘基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惆怅(二首)》

朝代:明代
作者:刘基

与君为别几清秋,
鸿雁来时辄上楼。
今日倚楼无雁过,
断肠风水隔瀛洲。

译文:
与你分别已有几个清秋,
每当鸿雁飞来时,我便上楼远眺。
如今的今天,我倚在楼上,却再也没有鸿雁飞过,
心如断肠,像是被风水分隔开了瀛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离别之际的惆怅之情。诗人刘基与君分别已有几个秋天了,每当鸿雁飞来时,他总是上楼远眺,希望能够寻找到与君相伴的身影。然而,今天他倚在楼上,却再也没有鸿雁飞过,这使他感到十分伤感和失落。他的心仿佛被断成了两半,像是被风水所隔开了瀛洲,无法再与君相见。

这首诗词以凄凉的离别情感为主题,通过描绘作者与君的分别和对鸿雁的期盼,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中运用了鸿雁、楼和瀛洲等意象,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和无法抚平的心痛之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个人的离别之情与广阔的天地相融合,使得这种离愁别绪更显深刻和悲凉。

这首诗词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却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展示了刘基细腻的情感和对离别的痛苦的深刻感受。它以简约的文字和含蓄的意象,唤起了读者对离别和思念的共鸣,使人在读后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怀念和心灵的触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惆怅(二首)》刘基 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chàng èr shǒu
惆怅(二首)

yǔ jūn wèi bié jǐ qīng qiū, hóng yàn lái shí zhé shàng lóu.
与君为别几清秋,鸿雁来时辄上楼。
jīn rì yǐ lóu wú yàn guò, duàn cháng fēng shuǐ gé yíng zhōu.
今日倚楼无雁过,断肠风水隔瀛洲。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惆怅(二首)》专题为您介绍惆怅(二首)古诗,惆怅(二首)刘基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