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图》 唐寅

满地风霜菊绽金,醉来还弄不弦琴。
南山多少悠悠意,千载无人会此心。
分类:

作者简介(唐寅)

唐寅头像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渊明图》唐寅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渊明图》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和内心情感的思考和抒发。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渊明图
满地风霜菊绽金,
醉来还弄不弦琴。
南山多少悠悠意,
千载无人会此心。

译文:
在满地风霜中,菊花绽放如金,
陶醉之时,手却摇弄不起琴音。
南山上有多少深远的意境,
千年来没有人能够领悟此心。

诗意:
《渊明图》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菊花的盛开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短暂。作者在醉酒之时,想要弹奏琴音,但由于陶醉的缘故,他无法弹奏。这种情景暗喻了作者内心的无法言喻的愁苦和思绪纷繁。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南山的遥远景色和深切的情感的思考,同时也点明了这种情感的独特和深沉,千年来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作者的心境。

赏析:
《渊明图》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唐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思。诗词中的菊花象征着坚强和坚韧,而风霜则暗示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常。作者在醉饮之时的无法弹琴,折射出他内心的困惑和迷茫。南山多少悠悠意象征了高远和深邃的情感境界,而千载无人会此心则彰显了作者的孤独和独立思考的态度。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情感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于人性的思索。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作者内心的独特体验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寅独具一格的艺术风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渊明图》唐寅 拼音读音参考

yuān míng tú
渊明图

mǎn dì fēng shuāng jú zhàn jīn, zuì lái huán nòng bù xián qín.
满地风霜菊绽金,醉来还弄不弦琴。
nán shān duō shǎo yōu yōu yì, qiān zǎi wú rén huì cǐ xīn.
南山多少悠悠意,千载无人会此心。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渊明图》专题为您介绍渊明图古诗,渊明图唐寅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