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裴令公夜宴》 刘禹锡

天下苍生望不休,东山虽有但时游。
从来海上仙桃树,肯逐人间风露秋。
分类: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头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奉和裴令公夜宴》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奉和裴令公夜宴》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下苍生望不休,
东山虽有但时游。
从来海上仙桃树,
肯逐人间风露秋。

诗意:
这首诗是刘禹锡为裴令公夜晚的宴会写的。诗人表达了天下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并表达了人们对裴令公宴会的期待和崇敬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清新的意境表达了人们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裴令公宴会的期待。诗中的天下苍生代表了普通百姓的心声,他们对仙境的向往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的东山虽有但时游,指的是仙山东山,虽然只能偶尔去一次,但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仙境之美。诗的最后两句从来海上仙桃树,肯逐人间风露秋,表达了仙境的神秘和人间的繁华之间的对比,显示了仙境的珍贵和稀缺。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普通百姓对仙境向往的情感,给人以心灵上的寄托和宁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奉和裴令公夜宴》刘禹锡 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péi lìng gōng yè yàn
奉和裴令公夜宴

tiān xià cāng shēng wàng bù xiū, dōng shān suī yǒu dàn shí yóu.
天下苍生望不休,东山虽有但时游。
cóng lái hǎi shàng xiān táo shù, kěn zhú rén jiān fēng lù qiū.
从来海上仙桃树,肯逐人间风露秋。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奉和裴令公夜宴》专题为您介绍奉和裴令公夜宴古诗,奉和裴令公夜宴刘禹锡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