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 陈师道

湖阔疑无地,河回忽见山。
登临聊自试,衰疾致身闲。
四壁宁虞盗,多方莫驻颜。
无风回远笛,有月待人还。
分类:

作者简介(陈师道)

陈师道头像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山口》陈师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山口》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湖泊的辽阔让人感到仿佛没有尽头,河水弯曲回旋时突然出现了一座山。登上山顶,我试着体验这种登高的愉悦,因为我身体衰弱,只能闲适地度过时光。四周的墙壁安宁而无虞,没有贼人的骚扰,但是多方面的事物无法使我停留欣赏。没有风吹动远处的笛子声,只有明月等待着人们的归来。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泊、山脉和登高的场景,抒发了作者在身体衰弱的情况下,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作者展示了对宁静境地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外界干扰的厌倦之情。诗中透露出一种宁静、恬淡的心境,以及对自然与内心平静的追求。

赏析:
《山口》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湖泊和山脉的美景,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的意象清晰明了,通过对湖泊、山脉、墙壁、风和月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宁静的氛围。作者通过自己的身体衰弱,表达了对闲适生活和内心平静的向往,同时也对外界干扰和纷扰持有拒绝态度。整首诗抒发了一种追求自然与内心平静的宁静主题,给人以心灵上的安慰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山口》陈师道 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kǒu
山口

hú kuò yí wú dì, hé huí hū jiàn shān.
湖阔疑无地,河回忽见山。
dēng lín liáo zì shì, shuāi jí zhì shēn xián.
登临聊自试,衰疾致身闲。
sì bì níng yú dào, duō fāng mò zhù yán.
四壁宁虞盗,多方莫驻颜。
wú fēng huí yuǎn dí, yǒu yuè dài rén hái.
无风回远笛,有月待人还。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山口》专题为您介绍山口古诗,山口陈师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