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信笔六首》 李弥逊

花来万事耳边风,惭愧灯花为结红。
欲把一尊聊自解,空花入眼暗濛濛。
分类: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头像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席上信笔六首》李弥逊 翻译、赏析和诗意

《席上信笔六首》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花来万事耳边风,
在这美丽的花开之际,千万事务在我的耳边飘过,
The flowers bring a multitude of affairs like a fleeting breeze in my ears,

惭愧灯花为结红。
我为那盛开的花朵感到羞愧,因为它们比灯花更加绚烂。
Ashamed, the blossoms shame the crimson of the lamp,

欲把一尊聊自解,
我渴望倾诉一番,只为了解脱内心的困扰,
I desire to pour out my heart to find solace,

空花入眼暗濛濛。
然而,盛开的花朵只是虚幻,进入了我的眼帘却模糊不清。
Yet, the blooming flowers appear empty and hazy in my eyes.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饮酒宴会时的感受。他坐在花前,心情慵懒而忧郁,眼前的花朵美丽而多彩,却使他感到羞愧和困扰。他希望通过倾诉来解脱内心的困扰,但发现这些美丽的花朵只是虚幻的存在,无法真正给予他心灵的慰藉。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花朵的感受。通过对比花朵的美丽和自身的困扰,诗人表达了一种悲凉和无奈的心境。花朵的盛开给他带来了短暂的愉悦,却又让他感到自己的苍白无力。诗人想要通过倾诉来解脱内心的困扰,但最终发现这些花朵只是一时的美景,无法真正解决他内心的困惑。整首诗以虚幻的花朵为象征,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诗人对现实的无奈感。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巧妙地表达出来。通过描绘花朵的美丽和诗人自身的困惑,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情感上的冲突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意蕴含深远,给读者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席上信笔六首》李弥逊 拼音读音参考

xí shàng xìn bǐ liù shǒu
席上信笔六首

huā lái wàn shì ěr biān fēng, cán kuì dēng huā wèi jié hóng.
花来万事耳边风,惭愧灯花为结红。
yù bǎ yī zūn liáo zì jiě, kōng huā rù yǎn àn méng méng.
欲把一尊聊自解,空花入眼暗濛濛。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席上信笔六首》专题为您介绍席上信笔六首古诗,席上信笔六首李弥逊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