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 李弥逊

金兰臭味百年期,生死那知欻两岐。
路断束刍难寄恨,封成挂剑谩传悲。
向来不诵凌云赋,此日休歌薤露诗。
自愧千秋负良友,剩留清泪与君垂。
分类: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头像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李弥逊 翻译、赏析和诗意

《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是一首宋代李弥逊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

金兰臭味百年期,
生死那知欻两岐。
路断束刍难寄恨,
封成挂剑谩传悲。

向来不诵凌云赋,
此日休歌薤露诗。
自愧千秋负良友,
剩留清泪与君垂。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柔直的思念之情。金兰花的香味能够持续百年,但生死之间的隔阂却是瞬息万变,人们无法预料。作者感叹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寄托自己的怀念之情,他的深情只能以清泪的形式和张柔直一同流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金兰花的香味象征着友情的持久,而生死的分离却让人猝不及防。作者感叹路途断绝,束缚无法递送思念,即使封成挂剑,传达的悲伤也只是徒劳。作者自愧不如古代的文人,不能吟咏凌云赋,只能写下这首薤露诗来终结。他自责千秋以来未能达到良友的期望,只剩下清泪和友人一同分享相思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和自责之情。诗句中的金兰花和薤露分别象征着持久的友情和悲伤的离别,给诗词增添了凄凉之感。整体上,这首诗词的诗意深远,使人产生共鸣,并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李弥逊 拼音读音参考

zhāng róu zhí zhī jùn wǎn shī èr shǒu
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

jīn lán chòu wèi bǎi nián qī, shēng sǐ nǎ zhī chuā liǎng qí.
金兰臭味百年期,生死那知欻两岐。
lù duàn shù chú nán jì hèn, fēng chéng guà jiàn mán chuán bēi.
路断束刍难寄恨,封成挂剑谩传悲。
xiàng lái bù sòng líng yún fù, cǐ rì xiū gē xiè lù shī.
向来不诵凌云赋,此日休歌薤露诗。
zì kuì qiān qiū fù liáng yǒu, shèng liú qīng lèi yǔ jūn chuí.
自愧千秋负良友,剩留清泪与君垂。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专题为您介绍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古诗,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李弥逊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