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操·岐山操》 曹勋

豳之土兮,民之所宜。
豳之居兮,民之所依。
予何为兮尸之。
我将全汝兮,之岐之阳。
汝其保宁兮,无越汝疆。
斯归斯徂兮,其谁之将。
嗟今之人兮,何思何伤。
分类:

作者简介(曹勋)

曹勋头像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琴操·岐山操》曹勋 翻译、赏析和诗意

《琴操·岐山操》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豳之土啊,那是人民所宜居的土地。豳之居啊,那是人民所依赖的居所。我为何啊,为着尸身而行动。我将要保护你啊,岐山的阳光。你要保持安宁啊,不要有人侵犯你的疆域。回归吧啊,归向哪位将领。唉,现今的人啊,你们在想些什么,伤些什么呢。

诗意:
这首诗词以岐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人民的关切之情。诗人将自己比作尸身,表示愿意为保护家乡的安宁而奉献自己的一切。同时,诗人也对现实中的人们产生了疑问,不解他们的思考和伤感究竟源自何处。

赏析:
《琴操·岐山操》以简练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人民的关怀。诗中的豳土、豳居象征着人民的根基和依托,诗人以自己作为尸身,意味着他愿意为家乡的安宁奉献一切。岐山的阳光象征着家乡的温暖和光明,诗人呼吁保护家乡的疆域,使其安定无恙。最后,诗人对现实中的人们产生疑问,表达了他对人们思考和伤感的困惑。整首诗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琴操·岐山操》曹勋 拼音读音参考

qín cāo qí shān cāo
琴操·岐山操

bīn zhī tǔ xī, mín zhī suǒ yí.
豳之土兮,民之所宜。
bīn zhī jū xī, mín zhī suǒ yī.
豳之居兮,民之所依。
yǔ hé wéi xī shī zhī.
予何为兮尸之。
wǒ jiāng quán rǔ xī,
我将全汝兮,
zhī qí zhī yáng.
之岐之阳。
rǔ qí bǎo níng xī,
汝其保宁兮,
wú yuè rǔ jiāng.
无越汝疆。
sī guī sī cú xī,
斯归斯徂兮,
qí shuí zhī jiāng.
其谁之将。
jiē jīn zhī rén xī, hé sī hé shāng.
嗟今之人兮,何思何伤。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琴操·岐山操》专题为您介绍琴操·岐山操古诗,琴操·岐山操曹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