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梅三首》 曹勋

暑雨连朝困郁蒸,淖深蛙蚓上阶行。
晚云翻海忽雷震,农说断梅明日晴。
分类:

作者简介(曹勋)

曹勋头像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断梅三首》曹勋 翻译、赏析和诗意

《断梅三首》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暑雨连朝困郁蒸,
淖深蛙蚓上阶行。
晚云翻海忽雷震,
农说断梅明日晴。

诗意:
这首诗以夏日的暑雨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闷热潮湿的景象。雨水不断地落在大地上,使空气变得沉闷。淖泥中的青蛙和蚯蚓爬上阶梯行走,暗示着大地的湿润。夜晚的云层翻滚如海,突然雷声轰鸣,给人一种突然而来的震撼感。农夫们说,明天太阳会出来,梅花将会凋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夏日的气息。通过描述连日的暑雨和闷热的天气,诗人传达了大地湿润的感觉。在第二句中,诗人运用动词“上阶行”来描绘青蛙和蚯蚓的活动,生动地展现了雨后大地的生机。接着,诗人用“晚云翻海忽雷震”的形象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给人一种突然而来的震撼感。最后一句中,农夫们的谈话预示着明天的天气将会晴朗,梅花即将凋谢。

整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夏日的气息和大地的变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递了温度、湿度和空气的感受,以及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体验。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形象,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变化之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断梅三首》曹勋 拼音读音参考

duàn méi sān shǒu
断梅三首

shǔ yǔ lián cháo kùn yù zhēng, nào shēn wā yǐn shàng jiē xíng.
暑雨连朝困郁蒸,淖深蛙蚓上阶行。
wǎn yún fān hǎi hū léi zhèn, nóng shuō duàn méi míng rì qíng.
晚云翻海忽雷震,农说断梅明日晴。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断梅三首》专题为您介绍断梅三首古诗,断梅三首曹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