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 吴芾

自江至吾庐,七日喜有半。
却恐席未温,又过江南岸。
分类:

作者简介(吴芾)

吴芾头像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吴芾 翻译、赏析和诗意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江至吾庐,七日喜有半。
却恐席未温,又过江南岸。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从江边回到自己的家,七天的行程已经过去了一半。但作者仍然担心自己的家中还没有准备好欢迎他的酒席,所以他继续前行,跨过了江南的岸边。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焦虑。作者自江边开始回家,七天已过去了一半,这让他感到高兴。然而,他又担心自己的家中还没有准备好欢迎他的酒席,因此他决定继续前行,跨过江南的岸边。这种情感的转折和对未知的担心展示了作者的细腻和深思。

整首诗词篇幅短小,却通过寥寥数语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江、庐、席、温、岸等词语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江象征着离别与归乡之间的距离,庐象征着家,席和温则暗示着家人或亲友的热情款待。通过这些象征意象的运用,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环境景物相结合,给诗词增添了一层深远的意义。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归途中的喜悦与忧虑,以及对家庭温暖的向往。这种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和对生活琐碎细节的关注,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独特审美和细致的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吴芾 拼音读音参考

méng ēn yì zhèn yù zhāng gài jiǎ huán xiāng tú zhōng ǒu chéng shí qī shǒu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

zì jiāng zhì wú lú, qī rì xǐ yǒu bàn.
自江至吾庐,七日喜有半。
què kǒng xí wèi wēn, yòu guò jiāng nán àn.
却恐席未温,又过江南岸。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专题为您介绍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古诗,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吴芾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