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林绍伊二首》 吴芾

早负经纶志,居然欲起家。
持身惟孝友,告后尽忠嘉。
位望隆青琐,文章在白麻。
忍闻埋玉树,四海共惊嗟。
分类:

作者简介(吴芾)

吴芾头像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挽林绍伊二首》吴芾 翻译、赏析和诗意

《挽林绍伊二首》是宋代吴芾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林绍伊早年怀才不遇,但他依然坚守孝友之道,忠诚于国家,努力追求功名和文学成就。诗中透露出失望与忍耐之情,以及对他早逝的悼念之情。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早负经纶志,居然欲起家。
持身惟孝友,告后尽忠嘉。
位望隆青琐,文章在白麻。
忍闻埋玉树,四海共惊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林绍伊早年的遭遇和他的奋发向上的志向。他在早年就怀揣着经纶治国的志向,渴望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然而,他长期未能得到应有的机会和认可。尽管如此,他依然坚守孝友之道,忠诚于家庭和国家。

诗中提到林绍伊的品行和为人:“持身惟孝友,告后尽忠嘉”。他以孝友之心对待父母和朋友,尽心尽力地为家族和国家效忠。这种高尚的品德使他备受赞赏和称颂。

诗中还提到了林绍伊在官场上的地位和他的文学才华。他的地位已经隆重到了“青琐”的层次,而他的文章也被人们广泛传颂,以至于被形容为“白麻”(一种上等的细布料),显示了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和影响力。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令人感叹:“忍闻埋玉树,四海共惊嗟”。这里用“埋玉树”来暗喻林绍伊的才华被埋没,意味着他的早逝,使人们感到惋惜和震惊。这种对早逝才子的悼念之情,引发了四方的感叹和哀伤。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林绍伊的事业追求、高尚品行和文学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早逝的惋惜之情。它通过对林绍伊的描述和赞美,传达了作者对才情横溢而不得志的人的同情和敬意,以及对逝去才子的思念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挽林绍伊二首》吴芾 拼音读音参考

wǎn lín shào yī èr shǒu
挽林绍伊二首

zǎo fù jīng lún zhì, jū rán yù qǐ jiā.
早负经纶志,居然欲起家。
chí shēn wéi xiào yǒu, gào hòu jìn zhōng jiā.
持身惟孝友,告后尽忠嘉。
wèi wàng lóng qīng suǒ, wén zhāng zài bái má.
位望隆青琐,文章在白麻。
rěn wén mái yù shù, sì hǎi gòng jīng jiē.
忍闻埋玉树,四海共惊嗟。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挽林绍伊二首》专题为您介绍挽林绍伊二首古诗,挽林绍伊二首吴芾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