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 仲并

枉费花工着意催,漫山桃李总非材。
要令千古芬香在,能作和羹自有梅。
分类:

作者简介(仲并)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仲并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是宋代诗人仲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

枉费花工着意催,
漫山桃李总非材。
要令千古芬香在,
能作和羹自有梅。

译文:
辛勤培植的花朵白白浪费,
遍山遍野的桃李总是平庸。
希望让千古芬芳留存,
只有梅花能独领风骚。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花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自身价值的思索。作者用"枉费花工着意催"来形容花朵的美丽和艳丽,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美丽可能是一种虚幻和过度的投入。"漫山桃李总非材"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功利的批判,认为这些桃李花朵虽然盛开,却缺乏真正的内涵和价值。

而在这种背景之下,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梅花一样,保持真实和独立的价值。"要令千古芬香在"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希望自己的价值和精神可以留存在后世,不受短暂时光的冲刷。最后一句"能作和羹自有梅"则点明了作者将自己的价值与梅花相提并论,认为只有梅花才能真正独树一帜,独具特色。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花朵的比喻,抒发了作者对于自身价值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作者以花朵的美丽和普遍性来反思社会中功利主义的现象,提出了对真实和独立价值的追求。梅花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意义的花朵,成为作者表达自我价值的象征。

这首诗词在表达思想的同时,还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通过"枉费花工着意催"和"漫山桃李总非材"这两句,作者用艳丽的花朵形象来衬托社会中功利主义的平庸和虚假。而最后一句"能作和羹自有梅"则以梅花的独特品质来强调自身的独立和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通过花朵的比喻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个人价值的思考。以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真实和独立价值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仲并 拼音读音参考

guān mǎn qū cháo liú zhì wú mén jí shì shū huái shí shǒu
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

wǎng fèi huā gōng zhuó yì cuī, màn shān táo lǐ zǒng fēi cái.
枉费花工着意催,漫山桃李总非材。
yào lìng qiān gǔ fēn xiāng zài, néng zuò hé gēng zì yǒu méi.
要令千古芬香在,能作和羹自有梅。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专题为您介绍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古诗,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仲并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