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邦节弟》 姜特立

皇考怜同出,青已并庐。
前春曾访我,无月不来书。
易感中年后,难忘少长初。
倏然成梦幻,岁晚重欷嘘。
分类:

作者简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悼邦节弟》姜特立 翻译、赏析和诗意

《悼邦节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姜特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亲人的离世,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悼邦节弟》中文译文:
皇考怜同出,青已并庐。
前春曾访我,无月不来书。
易感中年后,难忘少长初。
倏然成梦幻,岁晚重欷嘘。

诗意和赏析:
《悼邦节弟》这首诗词以凄凉的笔触描述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首先,诗的开头表达了皇考(皇帝的父亲)与作者同出生的关系,彰显了作者与皇考之间的亲近。接着,诗中提到了青已并庐,这里的青指的是作者与亲人的同龄人,已并庐则意味着他们早已相互依偎、共同生活。这一描写进一步强调了亲人之间的紧密关系。

诗的下半部分展示了作者对亲人离世的痛苦与思念。作者回忆起前年春天亲人曾经来看望自己,每个月都会给自己写信,这表明亲人对作者的关心和牵挂。然而,随着年岁渐长,作者变得越来越容易感伤,难以忘记与亲人共度的年少时光。突然间,亲人成为了一个梦幻般的存在,而岁月的晚年使得作者不禁悲叹叹息。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亲人逝去的痛苦与思念之情。通过对亲人生死、时光流转的描绘,诗中透露出对人生无常和光阴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亲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这首诗词以其朴素而真挚的情感触动人心,使读者在感叹岁月流转的同时,也能体味到家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悼邦节弟》姜特立 拼音读音参考

dào bāng jié dì
悼邦节弟

huáng kǎo lián tóng chū, qīng yǐ bìng lú.
皇考怜同出,青已并庐。
qián chūn céng fǎng wǒ, wú yuè bù lái shū.
前春曾访我,无月不来书。
yì gǎn zhōng nián hòu, nán wàng shào zhǎng chū.
易感中年后,难忘少长初。
shū rán chéng mèng huàn, suì wǎn zhòng xī xū.
倏然成梦幻,岁晚重欷嘘。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悼邦节弟》专题为您介绍悼邦节弟古诗,悼邦节弟姜特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