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四绝》 杨冠卿

涂黄不学汉宫妆,一点檀心万斛香。
嚼蜡我今忘世味,羞将花谱细平章。
分类:

作者简介(杨冠卿)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蜡梅四绝》杨冠卿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蜡梅四绝》
作者:杨冠卿
朝代:宋代

涂黄不学汉宫妆,
一点檀心万斛香。
嚼蜡我今忘世味,
羞将花谱细平章。

中文译文:
不用黄色涂抹汉宫的妆容,
一点檀香的心灵却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我在品尝蜡的滋味时已经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羞愧地将花谱细细地铺展开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杨冠卿的《蜡梅四绝》之一。诗人以蜡梅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含蓄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心境。

首两句描述了蜡梅的美妙,将其与汉宫的妆容进行对比。蜡梅不需要浓艳的外表,它一点檀香的内心就能散发出万斛香气,强调了内在的美和深邃的韵味。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冷漠态度和超脱感。嚼蜡的过程是一种超脱尘世的行为,作者在品尝蜡的滋味时已经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不再受世俗的纷扰。他感到羞愧,不愿将自己的超然心境展示给世人,只将花谱细细展开,平静地品味其中的美好。

整首诗以蜡梅为象征,通过蜡梅的质朴和独特之美,寄托了作者对尘世繁华的超越追求。诗中的"蜡梅"不仅是一种花卉的形象,更是作者对于心灵自由和超脱的表达。通过对蜡梅的描绘,诗人传递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呈现出一种超然的意境,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蜡梅四绝》杨冠卿 拼音读音参考

là méi sì jué
蜡梅四绝

tú huáng bù xué hàn gōng zhuāng, yì diǎn tán xīn wàn hú xiāng.
涂黄不学汉宫妆,一点檀心万斛香。
jiáo là wǒ jīn wàng shì wèi, xiū jiāng huā pǔ xì píng zhāng.
嚼蜡我今忘世味,羞将花谱细平章。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蜡梅四绝》专题为您介绍蜡梅四绝古诗,蜡梅四绝杨冠卿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