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潘潭州十首》 赵蕃

臂膝真成具老形,每逢趋走叹伶仃。
故园松菊幸亡恙,何日扶藜得屡经。
分类:

作者简介(赵蕃)

赵蕃头像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呈潘潭州十首》赵蕃 翻译、赏析和诗意

《呈潘潭州十首》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译文:
臂膝真成具老形,
每逢趋走叹伶仃。
故园松菊幸亡恙,
何日扶藜得屡经。

诗意及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叹。诗的开头,作者用"臂膝真成具老形"来形容自己的衰老,臂膝是人体肢体的代表,真成具老形则意味着作者已经步入老年,身体开始衰弱。接下来的"每逢趋走叹伶仃"表达了作者在行走时的无奈和疲惫之感,伶仃意味着孤单和无助。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回忆起故园的景物,"故园松菊幸亡恙"描绘了故园的景象,松和菊是秋天的代表植物,松树象征坚韧,菊花象征坚强和忍耐。然而,故园的松菊幸免于疾病和灾难,使得作者感到庆幸。最后两句"何日扶藜得屡经"表达了作者对重回故园的期望,扶藜是行走时的辅助工具,屡经则表示多次往返。作者渴望回到故园,与亲人朋友相聚,享受平静的生活。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衰老和身体不适的感叹,同时也显露出对家园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困境的坚强面对。这首诗在简洁明快的语言中流露出深深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波动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呈潘潭州十首》赵蕃 拼音读音参考

chéng pān tán zhōu shí shǒu
呈潘潭州十首

bì xī zhēn chéng jù lǎo xíng, měi féng qū zǒu tàn líng dīng.
臂膝真成具老形,每逢趋走叹伶仃。
gù yuán sōng jú xìng wáng yàng, hé rì fú lí dé lǚ jīng.
故园松菊幸亡恙,何日扶藜得屡经。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呈潘潭州十首》专题为您介绍呈潘潭州十首古诗,呈潘潭州十首赵蕃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