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玉夜过因谈西湖石筍峰旧游用初三日韵》 赵蕃

相识欣佳士,常谈厌老生。
湖山游息处,风月笑言情。
岂但沈疴愈,能令老眼明。
无嫌数呼唤,政尔一殷兄。
分类: 西湖

作者简介(赵蕃)

赵蕃头像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伯玉夜过因谈西湖石筍峰旧游用初三日韵》赵蕃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伯玉夜过因谈西湖石筍峰旧游用初三日韵》
作者:赵蕃(宋代)

中文译文:
相识欣佳士,
常谈厌老生。
湖山游息处,
风月笑言情。
岂但沈疴愈,
能令老眼明。
无嫌数呼唤,
政尔一殷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与伯玉夜间在西湖石筍峰旧游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知己相遇的喜悦,对琐事的厌倦,以及在湖山之间游玩时所产生的宁静和对自然风景的赞美。

诗的第一句“相识欣佳士”,表达了作者对与伯玉相识的高兴之情。诗的第二句“常谈厌老生”,暗示了作者对琐碎的世俗之事的厌倦,希望能与伯玉进行一次宁静的对话。

接下来的两句“湖山游息处,风月笑言情”,描绘了作者与伯玉在湖山之间游玩的情景。湖山是指西湖的美景,游息处则是指在此停留、休憩。作者感受到湖山的美丽,同时也感受到风和月亮的诗意,心情愉悦。

诗的下半部分“岂但沈疴愈,能令老眼明。无嫌数呼唤,政尔一殷兄。”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与伯玉的交流与游玩,不仅能够治愈内心的痛苦和疲惫,还能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诗中的“政尔一殷兄”则表示作者对伯玉的亲密称呼,以及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

整首诗以写景与抒情为主线,通过描绘西湖和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透露出对尘世琐事的厌倦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以及追求真挚友谊的情感倾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伯玉夜过因谈西湖石筍峰旧游用初三日韵》赵蕃 拼音读音参考

bó yù yè guò yīn tán xī hú shí sǔn fēng jiù yóu yòng chū sān rì yùn
伯玉夜过因谈西湖石筍峰旧游用初三日韵

xiāng shí xīn jiā shì, cháng tán yàn lǎo shēng.
相识欣佳士,常谈厌老生。
hú shān yóu xī chù, fēng yuè xiào yán qíng.
湖山游息处,风月笑言情。
qǐ dàn shěn kē yù, néng lìng lǎo yǎn míng.
岂但沈疴愈,能令老眼明。
wú xián shù hū huàn, zhèng ěr yī yīn xiōng.
无嫌数呼唤,政尔一殷兄。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伯玉夜过因谈西湖石筍峰旧游用初三日韵》赵蕃专题为您介绍《伯玉夜过因谈西湖石筍峰旧游用初三日韵》赵蕃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