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独饮二首》 赵蕃

秋风何时来,庭树非昨好。
树犹不自持,况问青青草。
人生甚草木,阅世安可保。
赖此忘忧物,陶公盖知道。
分类:

作者简介(赵蕃)

赵蕃头像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秋日独饮二首》赵蕃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日独饮二首》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风何时来,
庭树非昨好。
树犹不自持,
况问青青草。
人生甚草木,
阅世安可保。
赖此忘忧物,
陶公盖知道。

译文:
秋天的风何时到来,
庭院里的树不如以前茂盛。
树木本身都不能自持,
更何况问及青青草地。
人生与草木相似,
阅世之间何能得到保障。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忘却忧愁的事物,
就像陶渊明先生所知道的那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庭院景象和自然元素(树木和草地)被用来比喻人生的变迁和无常。秋风的到来使得庭院里的树木不再茂盛,这象征着人生中的盛衰荣辱。树木无法自持,意味着人无法永远保持旺盛和稳定,而询问青青草地更是在质疑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诗人进一步将人生比作草木,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万物一样都无法逃避生老病死的命运。他用“阅世安可保”一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性的深刻认识,认为在阅世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是可以确保的。

然而,诗人并不消极悲观,他把忘却忧愁的物事归功于陶渊明,暗示着通过欣赏自然、陶冶情操和寻求内心宁静,可以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种忘却烦恼的方法。这种心境与陶渊明的作品中所追求的田园生活和淡泊清静的情感态度相呼应。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自然元素,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人世间无常性的洞察和对追求内心平静的呼唤。它既展现了诗人的感叹之情,又传达了一种积极的哲理思考,使读者对人生的无常和内心的安宁产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秋日独饮二首》赵蕃 拼音读音参考

qiū rì dú yǐn èr shǒu
秋日独饮二首

qiū fēng hé shí lái, tíng shù fēi zuó hǎo.
秋风何时来,庭树非昨好。
shù yóu bù zì chí, kuàng wèn qīng qīng cǎo.
树犹不自持,况问青青草。
rén shēng shén cǎo mù, yuè shì ān kě bǎo.
人生甚草木,阅世安可保。
lài cǐ wàng yōu wù, táo gōng gài zhī dào.
赖此忘忧物,陶公盖知道。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秋日独饮二首》专题为您介绍秋日独饮二首古诗,秋日独饮二首赵蕃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