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道祖书简重本三帖赞》 岳珂

帖之疑也,非取而并不足以为证,非视其印不足以信。
既信矣,又何加焉,曰一以订吾友之言,一以贻吾家之传。
伤彼苟且,祗益可怜。
於虖昔贤。
分类:

作者简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薛道祖书简重本三帖赞》岳珂 翻译、赏析和诗意

《薛道祖书简重本三帖赞》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帖之疑也,非取而并不足以为证,非视其印不足以信。
既信矣,又何加焉,曰一以订吾友之言,一以贻吾家之传。
伤彼苟且,祗益可怜。於虖昔贤。

诗意:
这藏书的问题,不是拿来看而无法证明,也不是看印章而无法确定。
既然已经相信,又有何加之说,我说一是为了订正朋友的话,一是为了传承给家族。
可悲那些苟且的人,真是可怜啊。在古代的贤人中也有这样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薛道祖书简重本三帖为题材,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批判。诗中作者指出了书信中存在的疑虑,认为单凭观看书信内容或印章并不足以确认其真伪。然而,一旦确认真实性,就不需要再有其他的证明。作者表示自己写下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确认友人的话语,并将其传承给家族,传承文化。最后,作者对那些浮躁、苟且的人表示同情,认为他们是可怜的。在最后一句中,作者提到了过去的贤人,暗示苟且的人与古代的贤人形成了对比。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庸俗之风的批判,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薛道祖书简重本三帖赞》岳珂 拼音读音参考

xuē dào zǔ shū jiǎn zhòng běn sān tiē zàn
薛道祖书简重本三帖赞

tiē zhī yí yě, fēi qǔ ér bìng bù zú yǐ wéi zhèng,
帖之疑也,非取而并不足以为证,
fēi shì qí yìn bù zú yǐ xìn.
非视其印不足以信。
jì xìn yǐ,
既信矣,
yòu hé jiā yān, yuē yī yǐ dìng wú yǒu zhī yán,
又何加焉,曰一以订吾友之言,
yī yǐ yí wú jiā zhī chuán.
一以贻吾家之传。
shāng bǐ gǒu qiě,
伤彼苟且,
zhī yì kě lián.
祗益可怜。
yú hū xī xián.
於虖昔贤。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薛道祖书简重本三帖赞》专题为您介绍薛道祖书简重本三帖赞古诗,薛道祖书简重本三帖赞岳珂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