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叹四首》 吴潜

尝闻海客谈,白浪海风恶。
祗是欺舴艋,那见摧蛟鳄。
分类:

作者简介(吴潜)

吴潜头像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秋风叹四首》吴潜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风叹四首》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风叹四首

尝闻海客谈,
白浪海风恶。
祗是欺舴艋,
那见摧蛟鳄。

译文:
曾听闻海外游子谈论,
汹涌的海浪和咆哮的海风令人畏惧。
他们只是欺骗着渔船和小舟,
从未见过能够征服巨龙和鳄鱼的场景。

诗意:
《秋风叹四首》以秋风为背景,通过描述海客对海洋的观察和感受,揭示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诗中的海客形容海浪和海风凶猛,暗示着海洋的威力和无法预测性。作者通过对比,用渔船和小舟来象征人类的渺小与脆弱,而巨龙和鳄鱼则代表了自然界的力量和威严。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力量的微弱与无足轻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感叹和敬畏之情。通过对海客的观察,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界间的巨大对比和不可逾越的鸿沟。诗中的重复和对偶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鲜活生动,形象深入人心。同时,通过选择秋风为诗的背景,凸显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界的无常,加深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整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又启示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应该保持谦卑和敬畏的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秋风叹四首》吴潜 拼音读音参考

qiū fēng tàn sì shǒu
秋风叹四首

cháng wén hǎi kè tán, bái làng hǎi fēng è.
尝闻海客谈,白浪海风恶。
zhī shì qī zé měng, nà jiàn cuī jiāo è.
祗是欺舴艋,那见摧蛟鳄。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秋风叹四首》专题为您介绍秋风叹四首古诗,秋风叹四首吴潜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