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阃治十咏·华明堂》 李曾伯

要识披图际,还同枉驾时。
未应成否论,汉德有兴衰。
分类: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头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重庆阃治十咏·华明堂》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重庆阃治十咏·华明堂》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欲了解国家的兴衰,请认识历史的图书,
回顾过去,我们才能了解现在的困境。
对于国家的兴衰,还不能妄加评判,
汉朝的德行和兴盛已成过去。

诗意:
《重庆阃治十咏·华明堂》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思考和反思。诗人通过提到历史的图书,呼吁人们去了解过去的兴盛和困境,以更好地理解当下的情况。诗人同时表示,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需要深入思考和客观评判,不能轻率下结论。最后,诗人提到了汉朝的德行和兴盛已经过去,暗示了时光荏苒,国家兴衰无常的真实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通过提到历史图书和回顾过去,诗人强调了了解历史对于理解当下的重要性。诗人在表达对国家兴衰的态度时,强调了客观评判的必要性,暗示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兴盛和衰败都是历史的必然。最后,诗人以汉朝的例子作为引子,提醒人们时光的流转和国家命运的无常。整首诗词虽然篇幅短小,但通过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语言,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思考,引发读者对历史和国家命运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重庆阃治十咏·华明堂》李曾伯 拼音读音参考

chóng qìng kǔn zhì shí yǒng huá míng táng
重庆阃治十咏·华明堂

yào shí pī tú jì, hái tóng wǎng jià shí.
要识披图际,还同枉驾时。
wèi yīng chéng fǒu lùn, hàn dé yǒu xīng shuāi.
未应成否论,汉德有兴衰。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重庆阃治十咏·华明堂》专题为您介绍重庆阃治十咏·华明堂古诗,重庆阃治十咏·华明堂李曾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