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阃偶成》 李曾伯

一出峤南道,重来国北门。
词源因老涸,心鉴以忧昏。
可厌惟官事,难忘是主恩。
衷怀谁共语,流得枕过痕。
分类: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头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荆阃偶成》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荆阃偶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李曾伯。诗人通过描绘一个人从南方峤道(山道)返回北方国门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因官场之事而忧心忡忡的心情。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不详,但我们可以分析其诗意和赏析。

诗人首先描述了一个人从南方峤道返回北方国门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旅途的归来。随后,诗人提到“词源因老涸”,意指他的才华因年迈而枯竭。诗人内心忧郁,心智昏暗,用“心鉴以忧昏”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他对官场事务的厌恶,但同时也难以忘怀主恩。这揭示了诗人对个人抱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他心怀忧虑,却没有人可以倾诉,用“衷怀谁共语”来表达内心的孤寂。

最后一句“流得枕过痕”,描绘了作者流泪而留下的枕边痕迹。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伤痛和痛苦,可能是由于所受委屈或困扰所致。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困境和矛盾,以及他内心的苦闷和忧虑。诗人通过描绘个人经历和情感,展示了对人生境遇的深思和探索。这首诗词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官场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荆阃偶成》李曾伯 拼音读音参考

jīng kǔn ǒu chéng
荆阃偶成

yī chū jiào nán dào, chóng lái guó běi mén.
一出峤南道,重来国北门。
cí yuán yīn lǎo hé, xīn jiàn yǐ yōu hūn.
词源因老涸,心鉴以忧昏。
kě yàn wéi guān shì, nán wàng shì zhǔ ēn.
可厌惟官事,难忘是主恩。
zhōng huái shuí gòng yǔ, liú dé zhěn guò hén.
衷怀谁共语,流得枕过痕。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荆阃偶成》专题为您介绍荆阃偶成古诗,荆阃偶成李曾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