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制遗梅》 李曾伯

群玉峰头惯见春,此花常寓雪霜仁。
东风又促进派孤山去,应向香边念故人。
分类:

作者简介(李曾伯)

李曾伯头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和刘制遗梅》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和刘制遗梅》
朝代:宋代
作者:李曾伯

群玉峰头惯见春,
此花常寓雪霜仁。
东风又促进派孤山去,
应向香边念故人。

【译文】
在群玉峰的山头,经常见到春天的踪迹,
这朵梅花常常寄托着雪和霜的仁慈。
东风再次催促着我去进派孤山,
应该在花香弥漫的地方思念故人。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与刘制之间的友情与怀念之情。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以及一朵梅花的形象,将梅花与雪霜相连,将其寄托了更多的意义。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中开放,象征着坚强和不屈的品质。东风吹拂着孤山,催促着作者离开,但他却应该在花香弥漫之处,回忆起与故人的往事。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念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中的梅花和春天的气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寄托和联想。梅花作为寒冷季节中的花朵,象征着坚强和不屈的品质,与故人的情感相呼应。东风催促作者去进派孤山,表达了时间不等人的无情,但作者却选择在花香弥漫之处念念不忘故人,展现了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作者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情感和自然相结合,使诗意更加深远。这首诗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不朽,以及时间流转中的怀念与追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刘制遗梅》李曾伯 拼音读音参考

hé liú zhì yí méi
和刘制遗梅

qún yù fēng tóu guàn jiàn chūn, cǐ huā cháng yù xuě shuāng rén.
群玉峰头惯见春,此花常寓雪霜仁。
dōng fēng yòu cù jìn pài gū shān qù, yīng xiàng xiāng biān niàn gù rén.
东风又促进派孤山去,应向香边念故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刘制遗梅》专题为您介绍和刘制遗梅古诗,和刘制遗梅李曾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