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致堂新州坐石》 方岳

棱层不隔梅花岭,万里相从识两翁。
却怪牧牛亭下路,石麟咫尺卧秋风。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头像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题致堂新州坐石》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致堂新州坐石》是宋代方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棱层不隔梅花岭,
万里相从识两翁。
却怪牧牛亭下路,
石麟咫尺卧秋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间景色中的情景。梅花岭的棱层并没有隔断视线,远处的山峰和近处的山石融为一体,使得两位老人能够相互远远地相认。在这个景色中,诗人感到惊讶的是,他们选择了在牧牛亭下的这条小路相遇,而这条小路竟然就在石麟的身旁,仿佛石麟就在他们的眼前卧在秋风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自然山水与人文情感的交融。梅花岭的棱层没有阻挡住两位老人的视线,显示了山间景色的开阔和辽远。两位老人能够相互远远地相认,传递出友谊和相识的喜悦之情。而诗人在描述牧牛亭下的小路时,用“却怪”表达了他对这种巧合的惊讶之情,也展现了他对自然奇妙的赞叹。石麟是一种神奇的传说中的动物,它在秋风中的卧姿,进一步强化了这个景色的幻境和奇特之感。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引发读者对山水之美和巧合之奇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展示了方岳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巧合的赞叹。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奇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同时,这首诗词也引发了对缘分和巧合的思考,使人在欣赏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反思自身在大自然中的定位和存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题致堂新州坐石》方岳 拼音读音参考

tí zhì táng xīn zhōu zuò shí
题致堂新州坐石

léng céng bù gé méi huā lǐng, wàn lǐ xiāng cóng shí liǎng wēng.
棱层不隔梅花岭,万里相从识两翁。
què guài mù niú tíng xià lù, shí lín zhǐ chǐ wò qiū fēng.
却怪牧牛亭下路,石麟咫尺卧秋风。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题致堂新州坐石》专题为您介绍题致堂新州坐石古诗,题致堂新州坐石方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