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旧》 白居易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逢旧》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逢旧》是一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在与旧友重逢时的感慨和惆怅之情。

诗人开篇就表达了自己梳理白发的心情,将自己的岁月流逝与白发作为象征,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渐行渐老的感叹。而后,诗人又以傍人对自己容颜变迁的态度作为承接,使用了“君”指代旧友,描绘了旧友容颜的减退和变化。通过“添新恨”和“减旧容”的对比,诗人在写实的细节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不可抵挡的无力感和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又将关注点转向自己,以自己与旧友的重逢为契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反思。诗人使用了“应被傍人怪惆怅”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在旧友面前感到的无助与黯然,暗示着自己因时光流逝而发生的变化被他人察觉并讥笑。最后两句“少年离别老相逢”,一方面揭示了时间的变迁和人的老去,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不尽的感叹和无奈之情。整首诗虽然以“白发”和“青蛾”两个细节为线索,但透露出的却是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以下是《逢旧》的中文译文:

我梳白发添新恨,
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
少年离别老相逢。

诗意与赏析:
《逢旧》是一首以白发、青蛾为象征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渐行渐老的感慨和思考。白发是岁月不可抵挡的痕迹,青蛾则是青春的象征,通过对两者的描写,诗人展现了时光流逝和生命变迁不可逆转的无奈和忧伤。

诗中的“梳白发”、“扫青蛾”以及“添新恨”、“减旧容”之间的对比使整首诗增添了鲜明的画面感。白发的梳理和青蛾的减退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诗人对此感慨万千。而傍人对诗人变老容颜的关注则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孤寂和惆怅,也点出了时光变迁所带来的无法改变的事实。

值得一提的是,整首诗都以第一人称来叙述,诗人将自己与旧友的重逢作为反思和思考的契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通过细腻的写实手法和具体的形象描写,诗人给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而触动人心的画面,读者不禁感慨时光荏苒、生命匆匆的不可逆转。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逢旧》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féng jiù
逢旧

wǒ shū bái fà tiān xīn hèn, jūn sǎo qīng é jiǎn jiù róng.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yīng bèi bàng rén guài chóu chàng, shào nián lí bié lǎo xiāng féng.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逢旧》专题为您介绍逢旧古诗,逢旧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