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少憩》 陈允平

倚塔看明月,寒光度玉绳。
曲堤藏小艇,疏柳见孤灯。
水竹映苔石,岩花缘涧藤。
香云吹散后,猿鹤伴高僧。
分类:

作者简介(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雷峰少憩》陈允平 翻译、赏析和诗意

《雷峰少憩》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作品。这首诗以峰岩和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山水画面。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倚塔看明月,寒光度玉绳。
曲堤藏小艇,疏柳见孤灯。
水竹映苔石,岩花缘涧藤。
香云吹散后,猿鹤伴高僧。

诗意:
诗人倚立在雷峰塔上,凝望着明亮的月光,寒冷的光芒照亮了悬挂的玉绳。在曲折的堤岸上,一艘小船被巧妙地隐藏起来,稀疏的柳树下可见孤灯闪烁。水中的竹子映照在石头和苔藓上,岩上的花朵缠绕着涧藤。香云被风吹散之后,猿猴和仙鹤成为高僧的伴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诗人以雷峰塔为视角,展现了一个细腻而精致的山水画面。明亮的月光和寒冷的光芒,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曲折的堤岸和隐藏的小船,增添了一丝神秘感。水中的竹子、岩上的花朵和苔藓,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生机。最后,诗人以香云被风吹散、猿猴和仙鹤与高僧相伴,暗示了人们对静谧和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运用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一幅山水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并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宁静和静谧生活的向往。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体会到一种超越日常繁忙和纷扰的宁静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雷峰少憩》陈允平 拼音读音参考

léi fēng shǎo qì
雷峰少憩

yǐ tǎ kàn míng yuè, hán guāng dù yù shéng.
倚塔看明月,寒光度玉绳。
qū dī cáng xiǎo tǐng, shū liǔ jiàn gū dēng.
曲堤藏小艇,疏柳见孤灯。
shuǐ zhú yìng tái shí, yán huā yuán jiàn téng.
水竹映苔石,岩花缘涧藤。
xiāng yún chuī sàn hòu, yuán hè bàn gāo sēng.
香云吹散后,猿鹤伴高僧。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雷峰少憩》专题为您介绍雷峰少憩古诗,雷峰少憩陈允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