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兴》 胡仲弓

幽溪几日不曾来,半是红香半绿苔。
乐事每从忙里过,好花偏向雨中开。
惯贫可使居无竹,高隐共忻山有莱。
投老田庐今日倦,不才多病两悠哉。
分类:

《春日杂兴》胡仲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春日杂兴》是宋代诗人胡仲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的杂感

幽溪几日不曾来,
长时间未曾来到幽深的溪谷,
半是红香半绿苔。
溪谷中一半是盛开的花朵,一半是长满绿苔的石头。

乐事每从忙里过,
欢乐的时光总是匆匆而过,
好花偏向雨中开。
美好的花朵偏偏选择在雨中绽放。

惯贫可使居无竹,
习惯贫困使我无法拥有竹子,
高隐共忻山有莱。
崇尚隐居的人们在高山上拥有自己的莱田。

投老田庐今日倦,
我投靠在老朋友的农舍中,今天感到疲倦,
不才多病两悠哉。
我这无才之人多有疾病,生活颇为悠哉。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春天的景象为主线,展现了胡仲弓对自然的感悟和个人的心境。诗人首先描述了久违的幽溪,表达了他长时间未能亲近自然的思念之情。接着,他描绘了溪谷中红花和绿苔的对比,通过色彩的鲜明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样性。

诗人随后转向人生,运用对比手法,将忙碌的时光与短暂的愉悦相对照,表达了人生中美好时光的短暂而有限。他进一步将花朵开放在雨中与自己生活中的困境相对应,暗示了美好与困苦并存的现实。

在诗的后半部分,胡仲弓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习惯以及对隐居山野生活的向往。他认为习惯了贫困的生活使他无法拥有富裕的物质,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则暗示了对自然与宁静的追求。

最后,诗人写道自己投奔老朋友的农舍中,感到疲倦而身体不佳。这种倦意和疾病与整首诗营造的淡然情境相呼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身体健康的珍惜。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胡仲弓以淡泊、闲适的心态面对世事,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繁忙世界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春日杂兴》胡仲弓 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rì zá xìng
春日杂兴

yōu xī jǐ rì bù céng lái, bàn shì hóng xiāng bàn lǜ tái.
幽溪几日不曾来,半是红香半绿苔。
lè shì měi cóng máng lǐ guò, hǎo huā piān xiàng yǔ zhōng kāi.
乐事每从忙里过,好花偏向雨中开。
guàn pín kě shǐ jū wú zhú, gāo yǐn gòng xīn shān yǒu lái.
惯贫可使居无竹,高隐共忻山有莱。
tóu lǎo tián lú jīn rì juàn, bù cái duō bìng liǎng yōu zāi.
投老田庐今日倦,不才多病两悠哉。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春日杂兴》专题为您介绍春日杂兴古诗,春日杂兴胡仲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