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韦山人山甫》 白居易

身名身事两蹉跎,试就先生问若何。
从此神仙学得否,白须虽有未为多。
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问韦山人山甫》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问韦山人山甫》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身名身事两蹉跎,
试就先生问若何。
从此神仙学得否,
白须虽有未为多。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世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修仙的渴望和对自己成就的疑问。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追问。第一句“身名身事两蹉跎”意味着作者在名利和功业方面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感到自己的一生较为平庸。接着,作者向一位被称为“韦山人山甫”的先生请教,询问修仙的方法和是否能够成仙。这体现了作者对超越尘世的渴望和对神仙境界的向往。

然而,最后两句“从此神仙学得否,白须虽有未为多”则表明作者对自己能否达到神仙境界存在一定的怀疑。即使作者已经白发苍苍,年岁已高,他也承认自己在修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不多。这种自我质疑和对自身成就的反思,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和对修仙之路的迷茫。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身人生的疑问和追求,借以反映出人对于超越尘世和追寻精神境界的追求。它既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同时也可以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修行之道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问韦山人山甫》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wèn wéi shān rén shān fǔ
问韦山人山甫

shēn míng shēn shì liǎng cuō tuó, shì jiù xiān shēng wèn ruò hé.
身名身事两蹉跎,试就先生问若何。
cóng cǐ shén xiān xué dé fǒu, bái xū suī yǒu wèi wèi duō.
从此神仙学得否,白须虽有未为多。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问韦山人山甫》专题为您介绍问韦山人山甫古诗,问韦山人山甫白居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