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西山》 华岳

宫墙无地可穿窬,犹幸先人有敝庐。
仕版可羞宁毁瓦,儒冠曾误枉收书。
供柴我合同收炭,寄食君当自办蔬。
此理晓然明似境,何须足下肆耕锄。
分类:

《寄西山》华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西山》是宋代诗人华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宫墙无地可穿窬,
犹幸先人有敝庐。
仕版可羞宁毁瓦,
儒冠曾误枉收书。

供柴我合同收炭,
寄食君当自办蔬。
此理晓然明似境,
何须足下肆耕锄。

译文:
宫墙无地可穿透,
幸好先人有简陋的住所。
官职虽然可耻,却不愿毁掉瓦片,
读书人的身份曾经误入了虚浮的权势中。

提供柴火是我和你共同的职责,
寄食的食物你应该自己劳动获得。
这个道理应该明明白白,清晰如境界,
何必你为了生活而辛苦地去耕耘和打理。

诗意和赏析:
《寄西山》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宫墙和敝庐、仕版和收书、供柴和办蔬等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华岳对于功名富贵的批判和对于清贫淡泊的颂扬。

诗中的宫墙和敝庐形成鲜明的对比,宫墙象征着权势和富贵,而敝庐则代表简朴和贫穷。诗人认为宫墙是无法穿透的,意味着权势和富贵的追求是虚幻而遥远的。相比之下,诗人对于先人有敝庐的庆幸表达了对于清贫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诗中提到的仕版和收书,暗示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仕版指的是官职,而收书则代表读书人的身份和学问。诗人认为官职虽然光鲜,却容易使人迷失自我,误入虚浮的权势之中,而读书人应当坚守自己的本心,不被功名所蒙蔽。

供柴和办蔬则象征了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劳动。诗人提到供柴是我和你共同的职责,寄食的食物你应该自己劳动获得,表达了对于自食其力和自立自强的态度。诗人认为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才能使人明白生活的真谛,而不需要过分追求物质财富。

整首诗以对比和反讽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富贵的批判和对于贫困清贫的颂扬。诗人通过揭示权势和富贵的虚幻和空洞,以及贫穷清贫的淡泊和自在,呼吁读者不要过于追逐虚浮的名利,而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实的生活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西山》华岳 拼音读音参考

jì xī shān
寄西山

gōng qiáng wú dì kě chuān yú, yóu xìng xiān rén yǒu bì lú.
宫墙无地可穿窬,犹幸先人有敝庐。
shì bǎn kě xiū níng huǐ wǎ, rú guān céng wù wǎng shōu shū.
仕版可羞宁毁瓦,儒冠曾误枉收书。
gōng chái wǒ hé tóng shōu tàn, jì shí jūn dāng zì bàn shū.
供柴我合同收炭,寄食君当自办蔬。
cǐ lǐ xiǎo rán míng shì jìng, hé xū zú xià sì gēng chú.
此理晓然明似境,何须足下肆耕锄。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西山》专题为您介绍寄西山古诗,寄西山华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